忠诚履职 服务大局
奋力书写黔南法院新时代服务新发展新篇章
——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2018年工作纪实之二
2018年,黔南两级法院坚持自觉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围绕大局履职尽责,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服务三大攻坚战。立足职能,找准切入点,服务三大攻坚战。一是助力风险防控。严惩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犯罪。审结相关犯罪案件7件,涉案11人;审结涉企业金融借款、融资担保、民间借贷等各类民商事案件3589件;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问题房开”“僵尸企业”、企业破产等案件15件;筹备成立破产审判团队,集中审理全州破产案件。二是助力精准脱贫。出台《关于司法保障和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共审结涉扶贫案件584件,涉案金额3344.6万元。为贫困户开展司法救助,救助103人,金额108.3万元。全州法院统筹安排563名干警包村包户决战脱贫攻坚,直接投入资金337.3万元。三是助力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 “三审合一”审判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和赔偿制度落实,大力支持民事公益诉讼的开展。共审结涉环境资源案件853件,其中,刑事案件136件,民事案件20件,行政案件697件。审结的省生态环境厅诉昆山昆化贵定化工厂损害赔偿案,是贵州省首例省级机关提起的生态损害赔偿案件,共赔偿金额3800万元。
优化营商司法环境。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一是强化产权保护。坚持平等、全面、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严格掌握查封、冻结、扣押等诉讼措施,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审结涉企案件2621件。与州工商联联合召开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建立和畅通沟通联系机制。二是开展营商环境整治。出台《关于开展司法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针对“裁判不公”的问题,研发案件管理平台,立案到归档全程网络监控。针对“久拖不决”的问题,制定《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案件质效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全州法院建立案件节点管控和通报惩戒机制。针对 “打法律白条”的问题,全州法院全力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全州法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结案率95.7%。三是延伸职能服务。全州法院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走访242次,开展“法律进企业”宣讲230余场。
精准发力重点工作。积极参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和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出台《关于为黔南州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指导意见》。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全国首家大数据审判庭在惠水百鸟河数字小镇正式投入使用,审结涉大数据案件288件。支持旅游综合目的地打造,旅游景点旅游巡回法庭全覆盖。全力支持天眼“宁静保护区”建设,挂牌设立中国天眼宁静区保护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