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龙里 > 正文

龙里:“四个一”模式全面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作者:余廷刚 编辑:杨圣枫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24 09:14:29

字体:T大 T小


      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龙里县结合实际,以冠山街道为试点进行积极探索,紧扣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载体,不断推动为民办事常态化、制度化,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城乡治理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
  
  一、建立一个指挥体系,上下联动强调度。一是建强镇级综治中心。高标准、规范化推进镇级综治中心建设,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主任,分管政法委员任副主任,采取综治办人员+综治信息系统+有关部门派驻人员等形式,整合公安、司法、民政、人社、信访、法院等力量,全额配足工作人员10名。配备高清摄像头109个,设置多元调解、心理咨询、法律顾问等功能室6个;雪亮工程摄像数据全面接入县级天网,推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组建完善综治中心指挥调度系统,实现街道、村(社区)两级快速发布指令、实时调度指导、应对突发事件等。二是建好村级网格。按照“多网合一、一网多用”原则,依托乡村振兴网格包保体系,按照全域覆盖、便于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由挂村(社区)领导担任网格长,村(社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书记担任副网格长,村(社区)常务干部和驻村干部担任网格员,群众担任联户长的联动大网络,做到网中有格、格中定人、各负其责、共同推进。目前,共建立优化网格168个,建立党小组168个,党支部5个。三是选优联户长。按照“开会推选、民警审查、支部把关”程序,遵循“住户相邻、邻里守望”原则,采取亲情相联、地域相连模式,优先把威望较高、责任心强、敢于担当的共产党员(离退休干部)、族长寨老(乡贤人士)、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3类人群推荐为联户长。通过开好3个会(党员会、群众会(业主会)、联户会)统一思想,有效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工作。如:铁龙路安置小区在联户长带头发动下,全体居民全部参与小区治理,共集资16万余元,多方联动,打造出整洁、文明、舒适、和谐的小区。目前,推荐选拔988人担任网格员和联户长。
  
  二、搭建一个服务平台,一键直达解民情。按照“哨源形成、分析研判、街道吹哨、平台受理、部门报到、评价监督、结果反馈和结果应用”程序开发“联动服务平台”,创设“点单、派单、接单、晒单”等功能,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一是居民“点单”常态化。针对城乡治理中车辆乱停乱放、电线乱拉乱搭、空地乱占乱用、垃圾乱扔乱丢、污水乱排乱流等棘手问题,畅通线上渠道,村(社区)网格员、联户长、居民群众随时随地可上报问题事件、信息图片、居民诉求等。同时,通过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长入户走访、区域排查等方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和需求,确保及时“点单”,精准形成“哨源”。截至目前,联动服务平台群众点单量达245件次。二是平台“派单”精准化。对网格员、联户长、居民群众“点单”上报所需事项,由综治中心按照公家事、大家事、自家事进行“分流”,明确责任主体,界定所属网格,“派单”到具体承接主体,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目前,梳理公家事159件、大家事46件、自家事51件,精准“派单”225件次。三是全员“接单”及时化。积极发挥街道综治中心牵头抓总作用,及时调度接单是否及时,工作是否推进,确保在规定期限内抓好落实,对未能按时接单的,做好提醒和督促,做到“接单”及时,处置有效。目前,共“接单”225次,解决城乡治理中车辆乱停、电线乱搭、污水乱排等急难愁盼问题198个。四是成绩“晒单”制度化。综治中心明确专班人员负责跟踪督促联动服务平台转办和接单完成情况,制定工作提示单,事件办结后,通过联动服务平台及时向群众反馈、回访、晾晒办理情况,把“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全员接单、组织晒单”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实现问题随时收、清单随时派、问题随时解、成绩随时晒,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科技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目前,共开展实绩晾晒45场次,通报表扬部门25个。
  
  三、探索一套推进机制,多措并举促长效。一是联席调度解难题。由街道综治中心牵头,每月召开一次联席工作会议,由网格长、涉及部门等汇报近期工作开展情况,梳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困难,研究制定工作措施,为村(社区)网格员、联户长排忧解难,健全完善情况通报、督促检查、考核评价等制度。截至目前,开展联席工作会议6次,研究解决问题困难52件次。二是现场观摩找差距。围绕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每季度组织村(社区)开展1场基层治理“大比武”观摩推进会,选取为民服务好、群众满意度高、治理效果好的小区或村寨进行观摩,成效好的交流经验,成效差的表态发言,通过观摩对比,交流学习经验,查摆问题不足,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目前,已开展3次基层治理“大比武”观摩,参与大比武的村寨和小区共60余个,召开群众会等358场次,党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3.15万个,自愿集资256.85万元。三是积极表彰晒成绩。坚持每月一评比、每季一表彰,根据网格员、联户长日常工作情况,结合观摩评比结果,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群众认可度高等网格员、联户长进行表彰激励,并在街道设置专栏多方位展播先进事迹,全面增强网格员、联户长的身份感和荣誉感,让他们干得有激情、有荣誉、有地位。目前,共表彰联户长128名,表彰村寨和小区25个,宣传联户长先进事迹25场次,矛盾纠纷化解率较上年度提升15.8%,案件率下降12.5%。
  
  四、用好一套激励机制,赋权明责激活力。一是强化身份认同。制定《冠山街道网格员权责清单》和《冠山街道联户长权责清单》,对基层党建、环境卫生、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12项内容进行细化,明确工作内容,为网格员、联户长开展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赋予网格员、联户长对入学、就业、参军等政审考察或现实表现材料出具初审权利,不断提升身份认同,强化积极履职尽责。二是提升能力素质。将推选出来的网格员、联户长纳入村(社区)基层干部教育培养对象,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外出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网格员、联户长矛盾调解、联动处置、政策宣传等能力水平。加强综合评价研判,把工作表现突出、群众基础较好、学历文化较优的联户长列入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或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目前,20名联户长进入村(社区)工作,组织各类培训53场次,覆盖1895人。三是强化积分激励。结合季度评比,开展“最优网格员”“最美联户长”评选激励制度,对网格员、联户长每月成功办理事项、化解矛盾等情况进行赋分争优,每季度对积分前10名网格员、联户长进行表彰,并在街道辖区内指定积分兑换超市进行实物兑换和折扣购物,每季度表彰结果在“冠山视觉”微信公众号通报、宣传。对积分靠后的10名网格员、联户长开展提醒谈话和培训,对推诿扯皮、履职不力、群众意见大的42名联户长给予调整、辞退等处理。同时,进一步压实村(社区)“两委”网格主体责任,把受表彰情况同步纳入村(社区)年度考核加分事项,推动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