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贵定 > 正文

贵定县星溪村:基层民主管理催开文明之花

作者:活力贵定 编辑:黄娟 来源:贵定政法委 发布时间:2023-11-22 16:54:27

字体:T大 T小


  贵定县沿山镇星溪村土地面积17平方公里,辖11个村寨24个村民组,全村847户3677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465人,占总人口67%。该村依山傍水,独木河绕村而过,猫洞跃进水库蓄水丰富,机耕道至盘江镇落海接至南坝延伸香山,水利沟渠傍道而行,形成了独特的农业优势,村民生活富裕。2017年11月,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地理环境优越,经济发展快速,同时也带来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课题。过去村民生活困难,囊中羞涩,填饱肚子就满足了,如今荷包鼓了,一些陈规陋习凸显出来。星溪村“两委”班子讨论认为,如果任由不良行为形成“气候”,势必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于是通过座谈会、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开展“民意乡愿”征集,召开意见征求会16次,开展入户问卷调查90户,收集建议290条,结合“五大振兴”和“二十字方针”要求,提出“一强三会四公开”的乡村文明建设新思路。
 
  强化乡贤参与,汇聚共治力量。村“两委”为改变过去那种少数人抓、多数人看的“独角戏”状况,调动社会力量,扩大参与度,借助乡贤成员、政协委员的力量,在调研前期、意见征求、议题选择、项目推进、工作协调等方面,主动邀请政协委员、乡贤代表参与,利用他们在专业领域、资源、经验、影响力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推动资源向基层一线集聚,有效汇聚起磅礴的共治力量。该村目前有乡贤60多人,包括机关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寨老、文艺人士、退休警察、金融干部等。几年来,通过乡贤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带动群众投工投劳1000余人次,协商建设地块13块,群众捐赠老屋3栋,捐赠老旧物件70余件,建设庭院经济基地2个,初步形成风清气正新格局。
 
  用好群众“三会”,规范议事流程。“三会”指的是“议事会”“质询会”“公投会”。星溪村充分发挥“三会”作用,确保协商议事规范化、组织化、制度化。
 
  一是用好“议事会”。凡涉及村寨基础设施建设、集体资产处置、发展规划及村规民约修订等重要议题,均纳入“议事会”协商确定。近些年来,该村召开议事会10多次,解决多年来群众不知情的问题。譬如村“两委”在征求群众意见时,发现群众意见最大的是滥办酒席的问题,严重影响乡风文明建设。村“两委”召开议事会,分析农村酒席的原因和弊端:一是名目多,生日酒、升学宴、祝米酒、乔迁酒等等,群众怨声载道;二是时间长,过去一台酒席从“预热”到正席,少则三五天,多则七八天,村民疲于应付,影响生产建设,主家也“累得三更起,月落送客行”,既劳民又伤财;三是随礼越来越大,普通人家根本承受不起。鉴于此,村里及时修改村规民约,并派员前往办酒席的人家做宣传,打“预防针”,同时建立举报制度,由群众互相监督。目前,该村规定只办红白喜事,其他酒席一律取消并提倡“一条龙”服务,红喜由4天缩短到2天,白喜由7天缩短为3天,户均节约资金上万元,遏制陋习树了新风,村民皆大欢喜。
 
  二是用好“质询会”。为保证村委会决策顺利实施,每季度召开一次“质询会”,村“两委”就近期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向村民代表进行通报,再由村民代表轮流“质询”。同时邀请镇分管领导、责任部门负责人和村“两委”干部组成“释疑团”,负责解疑释惑。如星溪村环境优越,有旅游资源,农业开发也颇有成效,村集体经济有了积累,群众怀疑村干部“不干净”。村“两委”及时召开质询会,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同时公开村务和财务,解除群众疑义,促进干群和谐,形成聚力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用好“公投会”。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如征地拆迁、违章建筑查处或其他推进中的项目,及时召开群众“公投会”,年满18岁以上村民均可参与投票。通过公投,把重大决策交由群众“拍板”,变政府决策为群众做主,有效提升基层民主协商议事的质效,为新风气的树立铺平了道路。如垃圾清运费收取就是由群众公投决定的,每户一年收取72元,群众对此没有怨言。
 
  坚持“四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星溪村坚持做到政策公开、决议公开、成果公开、评议公开,村中事务都“摆到桌面上”,积极发挥基层民主管理、群众监督的作用。
 
  一是政策公开。国家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工作要求实行公示公开,增强群众的知晓率,提升协商议事、工作监督能效;二是决议公开。及时公开村民议事会中的议事动态和结果,促进群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畅通参与渠道,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成果公开。对标协商决议结果,进行协商成果公开,确保协商成果与协商决议的一以贯之,保障民意在落实中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四是评议公开。对落实成果分别邀请群众代表、政协委员、乡贤代表等现场查验、评议打分,形成落实闭环,确保协商成果群众满意。
 
  星溪村通过“一强三会四公开”,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滥办酒席、建房攀比、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得到遏制,打牌赌钱的少了,读书的人多了,村里对考上大学的子弟给予奖励,从2018年起每人资助1000元,仅2022和2023两年就奖励高考录取大学生25人。一桩桩一件件,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正如村支书甘寿武说的:“党组织心中有人民,人民就跟着党组织走”。
 
  近年来,星溪村以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的双推进模式,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先后完成刺梨种植提质改造3000余亩,采取公司引领、大户带动、散户组团发展模式,种植酥李800余亩,刺梨1000余亩,金山雪梨50余亩,草莓200余亩,菊花多肉种植30余亩,带动5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文明新风气助推星溪村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