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龙里 > 正文

龙里公安:“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助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作者:王海伦 编辑:石泽东 来源:龙里县公安局 发布时间:2023-11-13 14:22:57

字体:T大 T小


  今年以来,龙里县公安局坚持把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机制,通过整合治理力量、转变治理方式,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将警务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端,全力推动以社区警务为核心的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有效调动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显著成效。
  聚焦方式创新,推动警格、网格精准叠加
 
  人员配齐配强,是做好网格治理的第一步。龙里公安与社区、街道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总要求,从组织架构、人员力量、信息平台、工作机制、管理考核和业务协同“六个融合”入手,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和网格化联系包保一览表,并将城区现有的11个社区划分成46个网格,按照“七员一格”的标准,每个网格确定1名街道挂社区领导、1名网格长、1名社区常务干部、1名社区民警、1名网格员、1名社区辅警、1支志愿网格队伍,整合网格工作人员144名,使网格治理力量更加充实、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警格+网格”服务效能,打造“1+1>2”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目前,社区民警、网格长、网格员等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在辖区各个社区正有条不紊的开展政策宣传、服务群众、巡逻防范、入户走访、隐患排查、信息采集、矛盾化解、管理帮教等工作,不断实现社区警务与社区政务、服务的全方位融合,最大化发挥社区民警平安建设的组织者职能,最大限度将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聚焦勤务优化,推动平台、职责紧密融合
 
  做好平安建设工作,就是要织密“防控网”,筑牢平安“大门”。为此,龙里公安建立健全《“警网融合”工作机制》《“警网融合”网格员工作职责》,依托“双网”定期例会、信息互通等机制,全面加强责任区的数据监测、问题通报,助力调整工作方向、提升工作效率。结合社区辅警、网格员岗位职能,细化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治安防范、人口管理等基础工作流程,促使社区民警由源头采集者向审核把关者转变,真正做到对辖区“人、地、事、物、组织”的底数清、情况明。
 
  社区民警每日通过网格工作群实时收集和通报各网格工作完成量,直观反映社区辅警及网格员走访入户等工作质效,通过网上监督和事后倒查,有效杜绝消极怠工等问题,确保网格内“活有人干、事有人管、矛盾有人调”,对履责不力的网格和个人根据程度依次采取口头提醒、当面约谈等措施,确保工作不打折扣。
 
  按照社区民警+社区辅警+网格员、联户长为一体的作战单元,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清单化、网格化,通过深入辖区,逐单位、逐楼、逐户、逐人对辖区标准地址、实有单位、实有房屋、实有人口进行全面采集核验,确保基础数据真实、鲜活。
 
  今年以来,城区标准地址新增核实1408条,实有房屋新增核实6050条,实有单位新增35家,实有人口新增核实2728人,情报线索采集400条,初步形成了采集、审核、录入、反馈、修正的“信息闭环”,切实发挥“小网格、大作用”。
  聚焦实战效益,推动平安、稳定质态提升
 
  龙里公安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充分发挥“警格+网格”工作优势,切实提升调处婚恋、酒后琐事、劳资等常见矛盾纠纷的能力,大幅加强了对各类人员的管控能力,达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的效果。今年以来,先后通过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互通涉稳信息37条,联动核查不稳定因素15起、网络舆情22起,化解婚恋家庭纠纷107起。
 
  通过深入开展公共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切实改变了公安“单打独斗”局面,真正将公共安全监管触角延伸至第一线、最末梢。今年以来,先后排查整改消防、安全生产等各类公共安全隐患60余处,已责令当场整改。
 
  以小区、村居为最小单元,以派出所每日发布的每日警情摘要为依据,各网格长牵头,动员群防群治力量广泛参与,紧盯重点场所、发案地段和重点发案时段,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工作,进一步压降违法犯罪空间。今年以来,先后巡逻盘查人员4000余人,发现掌握违法犯罪线索50余条,抓获网逃16人。
 
  下步工作中,龙里县公安将对标预防织网行动,以打造“警网融合”品牌为方向,集创新、强化、提升于一体,主动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努力实现降警情、控发案警务目标,以社区网格的“小平安”,构建起龙里的“大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