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龙里 > 正文

龙里:邻里和睦讲礼让,续写新时代“六尺巷”

作者: 编辑: 来源:龙里县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24-11-12 16:27:36

字体:T大 T小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存,
 
  不见当年秦始皇。
 
  清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在处理家宅纠纷时,决定先退让三尺,深受感动的邻居,也退让了三尺,两家让出一条六尺巷。原本是一面墙的地方,多出了一条供人通行的小巷,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六尺巷”典故。近年来,龙里县以实际行动践行“六尺巷”谦逊、礼让的深邃精神,不断续写新时代人民调解和谐礼让的崭新故事。2024年以来,共调处邻里纠纷375件次。
 
  在醒狮镇平寨村葫芦田组,王某与张某两家邻居因巷道这一共用空间使用问题产生了矛盾。由于双方在回家时都需要经过房屋中间的巷道,而张某在巷道堆放了柴火棍。王某认为,张某在巷道堆放柴火棍,影响行人通行和自家的室内采光。而且柴火堆距离自己家烟囱太近了,存在安全隐患。张某则认为:自己在自家房屋外放置柴火棍并无不妥,况且堆放时间已久,不可能突然就成为问题。双方多次私下协商未果,矛盾逐渐升级,于是找到醒狮司法所申请调解。司法所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员认真听取了双方陈述和意见,在“面对面”沟通后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转而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在调解员的耐心劝导下,双方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开始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经过多次沟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张某同意在一周内将柴火搬离并打扫干净残渣,也确保不影响通行和王某家的采光。
 
  在冠山街道大新村石板河组,村民唐某来到村委会激动地说道,“前天我拉牛来滚水,走到这点发觉这个路遭挖断了,覃某在这里砍坎坎,路挖断了我的牛就下不去了。再说,把路挖断了也影响大家出行,我就喊他把路砌好,他说人可以走下去就行了。我跟他又讲不通,就只能来请村委会帮忙调解”。村级调解员韦丰星立即组织双方到断路现场核实情况,覃某在现场表示:“路确实是我挖断的,但是唐某喊我拿石头去砌,咋个可能嘛,我自己的石头都不够砌哦”。调解员耐心解释:“首先,你把路挖断了影响到邻居的正常生活,肯定是不对的。其次,唐某你要求他用个人的石头去修路,也不太恰当,你们听听我的意见,覃某你也不需要用自己的石头去修,但是,你要在这两天之内把原来的路恢复好,你们觉得如何?”经过调解,覃某同意在10月13日前将挖断的路恢复,保证不影响到村民的正常出行。
 
  在龙山镇余下村二组,村级调解员艾仁民架起了相邻村民张某和向某之间友好沟通的桥梁。因岳某在两家共用阳沟处砌了两道梯坎,第一道梯坎影响了张某出行,张某要求岳某将第一道梯坎边角以弧形撤除清理,并将路边共用阳沟清理干净后用混凝土打地坪,双方久商不下。经过调解员的耐心劝解,岳某表示接着就把阳沟共用处清理干净,用混凝土将其打成地坪,把第一道梯坎撤除。事后双方一致表示,作为邻居就应该充分沟通,更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
 
  下一步,龙里县将坚持把六尺巷蕴含的谦和礼让精神运用于基层治理中,将“和为贵”融入现代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秉持“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礼让、和谐、包容”精神,深入了解矛盾双方的诉求和困难,引导矛盾双方换位思考,以德法浸润的柔和方式化解邻里纠纷,在全社会营造互谅互让的祥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