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border-radius:="" 8px;="" border-width:="" 2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rgb(1,="" 1,="" 1);="" text-align:="" center;="" letter-spacing:="" 3px;="" visibility:="" visible;="" line-height:="" 1.5em;="" margin-top:="" 0px;"="">
平塘县立足职能职责,强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坚持以“规范、服务、创新”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理念,积极探索企业合规、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等一系列执法监督方式,努力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持续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实行企业生产宁静日,营造“无事不扰”发展环境。将每月1-10日确定为“企业生产宁静日”,明确规定除上级要求和特殊检查事项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一律不得到企业开展执法检查;除特殊情况外,同一执法部门同一天对同一企业不得有两次以上的执法检查,真正做到“有事服务好,无事不打扰”,让企业在平塘安心生产、安居乐业,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升。2024年以来,未出现执法部门违反“企业生产宁静日”制度情况。
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印发《平塘县全面推行柔性执法打造包容审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将柔性执法贯穿行政执法全过程,积极采取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建议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围绕调查、审理、告知、听证、决定、执行等执法环节,讲清事理、讲透法理、讲通情理,防止“以罚代管、只罚不管”,坚持教育引导在先、检查整改在后,做到执法关口前置、监管重心前移,促进法律“权威力度”和执法“人性温度”的有效融合。2024年以来,全县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免予处罚、不予处罚执法案件共计198件。
推行涉企执法检查备案制,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印发《平塘县推行涉企执法检查计划备案制》,要求未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事项纳入涉企执法检查备案范围,因投诉举报、上级文件要求等入企执法检查的,在入企检查后3日内报县司法局备案。通过推行涉企执法检查计划备案制,进一步整治涉企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随意执法等涉企执法乱象,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涉企执法监督效能,为企业提供宽松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2024年以来,各行政执法部门已备案监管事项258项、临时性执法检查事项23项。
拓宽社会参与监督渠道,提升为企服务质效。县司法局在企业、协会、学校等设立6个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11个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行政执法风险观测点,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工作者、法治工作者等人员中选聘12名担任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定期收集联系点、观测点、社会监督员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工作、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拓宽社会参与监督渠道,强化行政执法社会监督。2024年以来,共收到联系点、观测点、社会监督员反馈的行政执法问题和意见建议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