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法工作 > 正文

独山:重拳出击 精准防控 亮出平安建设“成绩单”

作者: 编辑: 来源:独山县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24-03-13 16:20:38

字体:T大 T小


  独山县地处黔桂两省交界,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要节点城市,是多民族并存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人员流动性大,结构复杂。面对有限的资源整合难以应对多重复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事务,矛盾纠纷上行严重、纠纷成诉和“民转刑”隐患风险较高的巨大压力。独山县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确保社会治安长期稳定向好,继承和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总体呈现出了“工作机制更加完善,指挥调度更加有力,风险防范更加快速,预判分析更加精准,协同联动更加紧密”的工作成效。
 
  “我的感激之情真是无以言表!如果没有政法干警的及时阻止,我丈夫工伤去世所赔偿的这80万余元将被骗子全部转走,真不敢想象到时候这个家会陷入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呀!”
 
  “独山大街小巷都在宣传反诈,大喇叭、宣传单、小视频我都见过,但是我却不当一回事,现在遭遇了惨痛的教训,真的很惭愧!”吴女士不禁感慨,幸好得到了政法干警及时止损,才避免上当受骗。
 
  近年来,为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防电信诈骗的意识,有效提升群众防范能力,切实降低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实现“降警情、控发案”的工作目标,独山县积极构建“点线面”立体式宣传模式,深入辖区开展全方位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全力维护辖区群众财产安全,守护辖区群众的“钱袋子”。
 
  找准突破口,在“点”上辐射。从提升县直各部门宣传人员反诈宣传意识、反诈宣传能力、公安民辅警资金预警劝阻本领上下功夫。全县各镇(街道)多次组织全体宣传人员、各派出所全体民(辅)警学习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技巧、以真实案例详细讲解电信诈骗的各种手法、防护对策及骗子设置的各种圈套,让全体人员真正掌握反诈宣传本领。
 
  把握关键点,在“线”上拓展。从提升各镇(街道)干部、村支两委、网格员、联户长等群防群治力量反诈宣传能力上拓展,及时向群众通报辖区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情况及特点,针对“常见+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及电信诈骗隐蔽性强、欺骗方式多样的特点,运用典型鲜活的案例进行讲解,进一步提升反诈宣传志愿者业务能力。
 
  拓展连接线,在“面”上渗透。从“线下”联合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入社区、入村寨张贴反诈宣传标语,入校园开展反诈宣传,入商铺、入户发放宣传资料以及“线上”微信警务群、微信朋友圈转发反诈宣传知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掀起“全民反诈”宣传热潮。
 
  “我们和种菜老板的欠薪纠纷,经过今天早上人民调解员的调解,已与老板达成支付协议,现场还做了司法确认。”上司镇上司村村民黄学祥开心地说,通过调解,不仅快速的把钱追回来,还减少矛盾纠纷,非常感谢调解员们的帮助。
 
  “我们村被选定为申报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自我村进入了法治化管理轨道上后,逐步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上司镇仁等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卢祖猛说。
 
  近年来,独山县依托“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载体,紧紧围绕职能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法治宣传、依法治理等各项业务工作,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新路径,走出了“崇尚法律、重视民情、淳化民风、依法治理”的新路子,不断为乡村振兴、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基层力量。
 
  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列入全县法治工作重要议事议程,进一步厘清责任体系,明确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责任领导和具体联络员,压实各镇(街道)的创建主体责任,统筹调度司法行政、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履行主管职责。让从司法行政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主管部门‘组合作战’+责任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全县各部门共建共治的“高度”。
 
  聚焦“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厘清创建思路,解决好“为何创建、怎么创建、由谁创建、创建成果如何体现”的问题。坚持从各镇(街道)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示范创建,合理制定创建目标和任务分配表。汲取和推广辖区百泉湖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经验,大力宣传民主法治创建成果,以党建强治理、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以点带面、辐射全县,营造法治乡村建设良好氛围。
 
  立足长远,健全完善有效运作制度机制,按照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原则开展好创建资料线上线下审核工作,优中选优,提升创建成功率。同时,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复核,持续巩固创建成果,真正把示范创建过程变成深化法治乡村建设的过程。从“分散式”转变为“集中式”,形成创建运行长效常治的“深度”。
 
  “最近有没有新增外地人在这里租房?”“如果发现任何不对劲的情况,要及时和我们联系……”巡查中,民警来到水利沟片区,对流动人口、雇佣人员、容留流动人口行业等进行检查,全面掌握流动人员变化情况,并通过张贴宣传海报、与群众交流等方式,广泛宣传防盗、防骗、防毒、防纠纷等内容,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识诈反诈能力。
 
  近年来,独山县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始终把人民群众深恶痛觉、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邪教、电信网络诈骗、毒品、杀人、盗窃等违法犯罪作为主攻目标,严格落实“打防管控建”各项措施,扎实开展严打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精密部署、凝聚合力、高位统筹,做“精”工作掀起“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专项行动”热潮。
 
  盯住人。结合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对刑释解教、吸毒人员、精神病人、重点信访人员、缅北回流、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等重点人员、风险人员的排查管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完善重点人员“一人一档”,明确包保责任,及时做好社区矫正、社区康复、安置帮教、监督管理、动态监测、稳控疏导等工作。
 
  看住物。紧盯各类治安风险要素,加强对重点行业场所、出租屋、危爆物品、枪支弹药、管制器具等重点物品监管,强化行业场所检查、出租屋排查、危爆物品的管制,压紧压实责任,看住重点场所、物品,及时排查发现消除各类安全风险隐患。
 
  管住事。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加强全县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发挥综治中心、社区民警、网格员+联户长+N(治安积极分子)的作用,确保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发生,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