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都匀 > 正文

都匀市构建“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屏障

作者:刘晓 编辑:王倩 来源:都匀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25-08-19 11:45:54

字体:T大 T小


       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安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创新思路、精准施策,构建了一套具有都匀特色的“预防、管控、疏导”三位一体防溺水工作体系,同步实现群众生命安全有保障、民生需求有回应的良好局面。

坚持科学统筹,用好防溺水“指挥棒”

成立由都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深化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统筹各责任单位协同参与,并依托乡村振兴指挥挂帮体系,各战区指挥长、副指挥长、市级包村单位,深入包保村协助开展防溺水隐患排查、宣传引导和危险涉水行为劝阻工作。并成立由政法、水务、应急等9家单位组成的市级帮扶指导组,分片下沉到各镇村开展防溺水工作,积极发挥“边督、边巡、边帮”作用。向全市会员职工、市民朋友分别发放《致会员职工的一封信》《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倡议书》,积极倡议全市上下携手参与,奋力营造齐抓共管的浓厚社会氛围。

坚持部门协同,织密织牢“安全网”

都匀市各责任单位对照现有489处涉水风险场所台账,再次对全市辖区内河、湖、库、塘、池等涉水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公安部门运用无人机空中巡防、防溺水报警系统及“平安黔哨”智能AI摄像头,联合多部门实现信息实时共享,累计开展巡查1830余次,无人机巡空133余次,劝阻危险水域群众554余人次。教育部门通过家长会、家访、每日提醒等方式,建立“家校协同”机制,认真落实“学生+监护人”双提醒和早晚两次以上“点对点”沟通提醒,联合文旅部门推进“游泳进校园”,计划组织8所学校1200名学生参与,有效提升青少年儿童的防溺水意识和技能。妇联联合教育、民政部门,持续摸排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有野泳行为学生等重点群体底数,通过暑期关爱专场活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覆盖1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宣传部门依托“桥城都匀”新媒体矩阵及镇街政务平台,发布信息112条次,妥善化解204起负面舆情,未发生溺水相关舆情事件。住建、交通部门在全市十余个小区电梯、400余辆公交车、1800余辆出租车等显示屏投放防溺水宣传视频。卫健部门组织基层医护人员及学校师生,开展溺水急救培训15次,覆盖1040余人次,开通救援绿色通道并强化应急值守。应急部门指导各镇(乡、街道)、涉水行业等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切实提高应急救援及协同作战能力,确保措施科学有效、救援及时。

建好管好亲水区,让孩子“清凉玩一夏”

都匀市以满足群众亲水需求为导向,按照“打造安全亲水空间”的思路,水务部门在剑江河城区段精心规划建设港龙河段、清水湾河段、阳宝山路河段、剑江半岛河段4处亲水区,形成总长2.3公里的安全戏水长廊,各亲水区配备安全监督员、党员“潮汐巡逻队”“四个一”防溺水设施(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救生竿),全方位保障戏水群众安全,同时配备200余套游泳圈和水枪,免费供市民使用,既满足了未成年人亲水嬉戏的天性,又消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让曾经的“风险区”变为“欢乐园”。同时,以城区亲水空间为示范,辐射带动各镇(乡、街道)、涉水行业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亲水区域,构建覆盖城乡的安全亲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