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定县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保护宣传短片《迷失》在贵定县第四中学首次播放,由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结合短片内容,为现场师生展开深入讲解。短片里,菌菌在亲情缺失下的孤独、陌生人诱导时的懵懂,以及一步步陷入危险境地的画面,让现场师生感触颇深,讨论纷纷。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与家庭沟通的重要性,今后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主动与家长、老师交流。
创新视角:从“案件审判”到“源头预防”的职能延伸
贵定县人民法院打破传统“以案说法”的局限,积极拓展司法服务的深度与广度,精心组织拍摄未成年人保护题材短片《迷失》。该片以真实案件为原型,以生动直观的影像,深度剖析了未成年人因家庭关爱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在网络不良诱导下深陷危机的全过程。这一举措表明,贵定县人民法院法治宣传从传统的“事后警示”向前瞻性“风险预演”的重大转变,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注入新活力。
强化协同:从“法院独角戏”构筑“法院+”未成年保护网
贵定县人民法院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搭建“法院+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保护网,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一是深耕校园主阵地。选派六名法院骨干力量担任法治副校长,围绕《迷失》等法治宣传短片,深入各中小学开展播放活动,并同步举办法治宣讲。同时,将此类短片纳入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学校主题班会、家长会等活动,引导师生及家长共同参与法治学习。二是筑牢家庭防护墙。开展“一封家书”行动,邀请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共同观看《迷失》,促使双方通过撰写反思信件的方式,坦诚交流,修复家庭关系。针对部分家长监护履职不到位的情况,联合县妇联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强化对子女的关心与监管,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三是激活社区新动能。与社区紧密合作,在社区文化活动、普法宣传日等场合循环播放法治短片。此外,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发布法治宣传短片,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凝聚强大的社会合力。
展望未来:从“阶段性行动”建立“常态化机制”的长远规划
贵定县人民法院以此次沉浸式普法活动为新起点,持续完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机制,推动普法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发展。一方面,建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素材库,更新法治宣传短片、典型案例集等优质资料,为普法工作提供坚实的资源支撑。另一方面,加强对普法工作的效果评估,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未成年人、家长及学校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普法内容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