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编辑: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3 15:53:49
许多家长选择为其配备电话手表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
这看似贴心的"安全装备"
竟成为诈骗分子的作案新目标
守护孩子手腕上的安全防线
已刻不容缓
事件还原:
6月24日下午,9岁的三年级学生小王(化名)独自放学回家途中,被两名陌生人拦住。对方以“借电话手表玩玩”为由,短暂操作后归还了手表。然而,当小王离开后查看手表时,发现手表内的电话卡已不翼而飞,两人也已消失无踪。更令人揪心的是,7月4日,警方通知家属:这张被盗的电话卡,已被用于拨打电信诈骗电话!
这起事件暴露了几个关键风险点,值得每一位家长高度警惕:
1.设备安全≠信息无虞
家长往往更关注定位和通话功能,却忽略了SIM卡本身的安全防护。
2.孩子防范意识薄弱
年幼的孩子天性单纯,面对“借东西”、“帮个小忙”等说辞极易放下戒心,难以识破恶意企图。
3.物理接触式犯罪隐蔽性强
不同于网络诈骗,此类“当面借用”手段更具迷惑性,孩子可能在懵懂中配合,事后也难以察觉异常。
4.后果远超预期
被盗卡若被用于诈骗,不仅可能导致他人财产损失,更可能牵连机主(监护人)卷入法律调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家长必备防护措施
1.确立"三不"原则:教会孩子对陌生人坚决做到—— 不借、不碰、不操作个人物品(尤其是电子设备)。
2.教会孩子标准回应:面对可疑请求,引导孩子使用标准话术:“我需要先问家长”。
3.定期检查: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孩子手表内的SIM卡是否在位、状态是否正常。
4.功能设置:在手表设置中,关闭非必要的通信权限(如陌生来电、短信接收等)。
如遇类似情况
1.立即挂失:第一时间拨打运营商客服热线挂失被盗电话卡。
2.保留证据:妥善保存事发地点的监控录像(如有)、电话手表序列号、购买凭证等相关证据。
3.及时报案:尽快向辖区派出所报案,并提供详细的事件经过和所有证据信息
中共黔南州委政法委员会主办
黔南长安网 © 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证号52272399009-00002 ICP证:黔ICP备19013089号-2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黔南州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东大厦 技术支持:嘉旅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