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关石硐门位于贵州省平塘县者密镇福荣村百果寨,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硐额横向楷书阴刻“雲陽闗”三字。今年5月26日,接群众报警,云阳关石硐门上的“雲陽闗”石碑“不翼而飞”。在平塘县公安局缜密侦查下,坐落于贵州省平塘县者密镇福荣村百果寨云阳关石硐门“雲陽闗”石碑被盗案成功告破。
“雲陽闗”
“我刚刚在吃中午饭的时候,群众就打电话给我,说云阳关字碑被盗了,我觉得是不是群众跟我开玩笑,但也怕是真的,所以我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骑摩托车跑去现场看,一到现场,字碑真的不在了。”福荣村村主任刘德荣向记者回忆接报情况。
云阳关虽然垮塌严重,但它对研究平塘历史以及社会变化有一定的作用。且在当地群众心目中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福荣村村主任刘德荣立刻向者密镇政府反映情况,并报警。
“我们老百姓知道这块石头被盗以后,大家心情都很气愤,因为云阳关这块石碑,已经见证了我们很多代人的成长,这块石头对于我们四寨人来讲非常重要,我们割舍不了它,它是我们四寨的灵魂。”者密镇四寨片区群众石品刚说。
“我们知道字碑不仅对当地的群众有重要意义,对我们平塘也是有特殊意义,接到报警后,我们局立即成立专案组,马上赶赴现场查看。”公安民警李吉源说。
公安干警现场勘察提取证据
云阳关石硐门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关墙长10.45米,高3.62米。在关墙中段开有硐门,硐额横向楷书阴刻“云阳关”,每字约0.30米见方,是州、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案件发生后,平塘县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抽调刑侦、网安和者密派出所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该案,消除社会影响。
公安民警李吉源介绍说:“接报的时间是5月26日的中午,但这个不一定是案发时间,不能确定案发的时间,何时被盗的不清楚,加上发案的地点非常特殊,是贵州和广西的边境上,周边人烟稀少、比较偏僻,平时很少有人、车经过的地方。”
案发时间的不确定,发案地点偏僻,没有目击证人,给案件侦破带来了极大地考验。该案从哪里下手?摆在了每个办案民警面前。
“当时我们经过初步的推断,经过分析,被盗的这个石碑因为它很重,三四百斤左右,我们就大胆的推测,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对石碑盗窃的时候,肯定是使用了交通工具。”公安民警李吉源回忆起勘察现场的情景
云阳关位于黔桂两省交界处,距广西南丹月里乡约10公里,离平塘四寨约5公里,修筑在两山之间,周边地形属喀斯特地貌,杂草灌木丛生。县道946正好从云阳关石硐门旁边穿过,这也是四寨到广西月里唯一的一条通道。如果嫌疑人使用交通工具,必然要走这条路。得到这样的结果推测,平塘县公安局专案组立即对云阳关四寨靠近者密这边的卡口、和广西南丹的卡扣进行调取监控视频,然后在出路上来回的车辆中进行筛选。从5月26日中午开始,公安民警对过往车辆逐步的筛查,一步步的缩小范围,在筛查的4000多辆车中,嫌疑人的车辆也渐渐的浮出水面。
勘察现场
“那条路是一条独路,这两个卡口之间大约13.5公里左右,开车大约15分钟左右正常的速度,所以我们就把两个卡口经过的车辆全部排了一道,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后,锁定了一辆贵J·VL625的白色的面包车,这个车子从我们四寨者密过去以后,就没有经过广西,过了这个卡口大约20分钟它就回来了。”公安民警李吉源回忆起案件分析时的情景说。
经过对该车行车轨迹的跟踪,发现该车从大塘镇出发,经通州到者密四寨,又返回通州到大塘,到惠水。在大量的走访和调查中,公安局掌握大量证据后,立即组织警力分成两个抓捕小组,火速赶往平塘县大塘镇、通州镇两地,并先后在何某、胡某文家中分别将其二人抓获归案。在后续审讯中得知,被盗文物石碑已被运至惠水县境内出售。专案组民警连夜赶往惠水县,成功将收购石碑的犯罪嫌疑人胡某抓获,并成功追回被盗文物石碑,案件成功告破。
犯罪嫌疑人被捉拿归案
至此一起文物被盗案终于告破,文物物归原处。犯罪嫌疑人何某、胡某文、胡某等三人已被平塘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