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法工作 > 正文

【今天我当班】一名基层法官的一天

作者:胡万鑫 肖年童 吴佳柔 编辑:吴玲 来源:黔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9-03-13 16:55:39

字体:T大 T小


  近日,瓮安县人民法院邀请县电视台记者参加该院组织的“今日我当班”体验式采访活动。记者走进瓮安法院第四人民法庭,近距离感受一名普通基层法官一天的工作日常。
 
  杜坤是一名普通法官,家住瓮安县城,工作地点却在75公里外的珠藏镇。 3月6日这天,杜法官起了个大早,来到宿舍旁的办公室,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不一会儿,书记员小杨送来了一大堆新收的案件,向他汇报了早上开庭的准备情况。在案件签字交接后,杜法官拿起一摞材料对着小杨说到:“这个原告反映被告回来了,我们去找了几次也没找到,你安排一下,下午我们抽时间去把这个材料送达了;还有这两个案子你也拿去,一个是把庭前准备工作做好,另外一个是把下午我们去找的这个当事人的应诉材料准备好。”
 
  在将相关工作事宜交代完毕后,杜法官就集中精神开始了分案工作,分案工作费时费脑,要做到合理繁简分流,就必须翻看每一本案卷,了解案由,不能有半点马虎。在分好案件后,已经快10点了,杜法官迅速起身穿好法袍,准备开庭。
 
  整个庭审过程中,杜法官都严谨细致,认真倾听当事人的陈述,分析案情,依据案件事实,做到判决公正。他还耐心细致地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力求通过调解的方式妥善解决当事双方的矛盾。
 
  时间一晃就过了中午12点,在法庭食堂匆忙吃了几口饭,杜法官又回到了办公室开始写判决书,这个中午又不能休息了。
 
  记者询问他是不是经常这样因为工作顾不上休息,杜法官回答:“平时我们工作都是这种节奏,每天来的人也多,案子也多,我们要签发的,要送达的,要开庭的,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的,一环扣一环的,节奏很快的。”
 
  等到判决书写完后,上班时间又到了,杜法官匆匆叫上助理马不停蹄赶往当事人家送达应诉材料。
 
  第一个要送达的,是民间借贷纠纷的两个当事人,之前因为路途遥远又偏僻,问了几次路才好不容易找到,这次依然是铁将军把门,无人在家,又是无功而返。
 
  来不及叹息,又得继续赶往下一家,在路上,杜法官向记者介绍:“我们现在去找的这个当事人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并且经常躲避我们法院的送达,听原告反映说他已经回到家里了,今天我们就去家里面找他送达应诉材料。”
 
  奔波了几个小时,杜法官陆续又送达了几份应诉材料,当最后一份材料送达当事人签字,又反复做好法律释明后,赶回单位已是晚上8点了。路远、交通不畅、当事人责难,此中的辛酸无须一一言说,但最让杜法官惭愧的是对家人和孩子的陪伴不够。
 
  杜法官告诉记者,他们都是星期一来上班,星期五才回去,照顾不到家里是肯定的。
 
  一天的跟踪采访,在杜法官的忙碌中结束了,他说:“我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人民群众到法院处理每一个纠纷,都是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我会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站好每一班岗,做好每一天的事,就像我自己的座右铭:言正、身正、行方正;脑清、手清、心自清。”
 
  还有许多像杜坤这样身处司法第一线的基层法官,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为了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而努力,为维护一方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积极贡献!(胡万鑫  肖年童  吴佳柔)

(编辑: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