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冬,男,仡佬族,1986年12月出生,贵州瓮安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瓮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四级警长。
从军13年,从警4年。在军旅生涯中,魏冬先后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安保任务,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2017年“建军90周年阅兵”任务,个人先进事迹被中央7台《谁是终极英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网》、《新华网》等国内主流家媒体报道,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被中央军委装备方队指挥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练员”称号,2015年9月3日获习近平总书记签署通令嘉奖表彰一次。
从警以来,魏冬被借调参加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担任教官,并出色的完成了工作任务;2020年,在抗击疫情攻坚战中,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其个人事迹被“学习强国”平台、《黔南日报》、《瓮安新闻》等媒体平台报道。因工作表现突出,记个人嘉奖一次、三等功一次,被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初心不忘 从警无悔
魏冬同志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祖辈有入朝的志愿军,父辈有参加过自卫还击战的老兵,同辈有奉献于现代化国防事业建设的兄长。在“红色基因”的催化下,该同志自幼立下了保家卫国的志愿。2004年高考,便毅然报考了军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录取,4年后分配到原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66391部队,实现了他的从军梦。
2017年,为顺应部队体制机构改革,经过内心激烈的痛苦抉择,他最终决定,要把位置留给更优秀的人,更合适的人,他选择了转业,选择了为支援家乡建设尽一份力。面对部队领导的不理解、面对战友的不理解、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他始终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但是,参加公安工作后,看着同事们每天忙碌的身影,看着堆积如山的案件卷宗,看着眼花缭乱的办案系统,他的内心无比纠结,甚至失落,工作的压力让他踹不过气来,曾经的自信荡然无存。在他人生最低落的时候,是身边的同事、是瓮安县公安局这个“大家庭”,给予了无尽的温暖、关心和帮助。他每天坚持早到办公室,学习公文收发系统、案件办理流程和相关公安业务专业书籍。一切从零开始,他时常安慰自己“勤能补拙”。慢慢地,他开始接触简单公文处理和行政、刑事案件的协助办理,把每一次领导安排的工作都视作一次大考,时常对比自己阅兵时的“高标准,严要求”,时常向自己发问怎样才能做到精益求精?时常要求自己主动作为,站在领导的高度看问题。
通过这些点滴的学习,让他顺利度过了角色转型期。在治安工作中,多了一份自信,少了一份胆怯;多了一份从容,少了一份羞涩。他坚信,通过未来更多的学习,汲取专业理论业务知识,再加上将来工作中的亲身体验,初心不忘、从警无悔!
内强素质 敢打硬仗
治安工作点多面广,紧紧围绕涉黄赌、缉枪治爆、食药环等案件侦办展开,同时涵盖特行场所管理、重点内部单位保卫等工作。作为一名新手,他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太多。然而,“困难面前不言弃”再一次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办案行家的指点,自身的不断学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侦办思路。从询问笔录开始张不了口,到面对嫌疑人侃侃而谈给其卸下思想包袱;从抓捕嫌疑人时的畏手畏脚,到破获重大刑事案件的主力军,他逐步适应了公安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爱学习、积极向上”的他,得到了同事们一直的好评。
2020年8月,在侦办州局督办特大跨境赌博案过程中,刚从州局新警培训班归来不到3天的他,便被抽调到了“8.4”专案组。8月4日晚上11点,行动的号角正式吹响。面对狡猾的犯罪嫌疑人谢某,专案民警一直找不到其目标车辆。一贯心思缜密的魏冬,没有放弃任何蛛丝马迹,在银盏摩尔城高速路高架桥下的一处隐蔽位置引起了他的注意,通过认真细致的排查,在一处建筑废弃垃圾旁,终于锁定了谢某的车辆。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抓捕小组采取蹲守的方式,在狭小的车内挤下了5名民警。8月的天气非常闷热,在近两个小时的等候中,民警已是汗流浃背。凌晨1时左右,一个黑影慢慢走向目标车辆,车灯亮起的一瞬间,大家都兴奋得差点叫出声来。“行动!”一声令下,按照既定方案由魏冬同志完成对犯罪嫌疑人的控制,车辆被劫停的一瞬间,干净利落的动作完成了他在实战中抓捕的第一个嫌疑人。“当时什么也没想,只是按照实战训练的动作去完成,眼睛不要离开他的手,也不能让他乱动。”事后,他跟同事说道。
类似的经历还有很多,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魏冬参与办理治安类行政案件43起,破获刑事案件2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7人,查扣赌资93.87万元,扣押车辆10辆,行政拘留64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0余人。在平凡的治安工作岗位上,他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更让身边的同事看到了他散发的独特“军人气质”。
恪尽职守 谱写忠诚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神州大地满目疮痍。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该同志已经和战友们奋战了近一个月,在瓮安的四个定点隔离观测点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我感到最对不起我的家人,父亲身患脑梗死、母亲身患双肾结石和囊肿,在女儿尚幼,妻子忙于工作时,我没有陪到他们的身边,以前在部队是回不来,现在是不能回,有更重要的工作等着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转业军人、一名人民警察,我更应该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意识。”他总是这样跟妻子说。
在实际行动中,他也是这样做的,在抗疫的日子里,有危险总是第一个上。2月中旬的一天,一个电话如一个“惊雷”炸响。武汉籍一家四口被安置在临时隔离点,现需治安大队派人前往核实相关情况。“毫不犹豫”,是魏冬的第一反应,凭借一个普通医用口罩,一双用了一个星期的医用外科手套,他立即前往隔离点开展工作。在得知4人核酸结果为阴性时,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在军旅生涯中,他把心交给军营,扎根基层,出力献策;在抗击疫情上,他把心交给国家,危难关头,砥砺逆行;在平凡岗位上,他把心交给群众,兢兢业业,甘于奉献。
这就是一名转业军人、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