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平塘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真险!这名女子差点被骗20万……

作者:付伟玲 编辑:田任 来源:平塘公安 发布时间:2021-04-14 18:09:02

字体:T大 T小


       随着各项新举措深入人心
  犯罪分子也趁机搞起了新花样
  近日,一女士
  就遭遇了这样的套路
  幸好民警及时帮其挽回损失
  4月11日,一名女子焦急地跑进平塘县公安局金盆派出所,带着哭腔说:“警察同志,我被拘留了,我来自首,能不能宽大处理?”
 
  “你好,请出示你的身份证,你是做错了什么事情吗?”民警接过该女子的身份证。通过核查后,并未发现她有违法行为。据了解,原来这是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的通讯网络诈骗案件。


 
   据悉,该女子名叫谭某,是平塘县金盆街道的一名群众。4月10日晚,她先后接到10多个陌生电话。由于前期接受过反诈宣传和培训,谭某意识到这些奇怪的号码很可能是诈骗电话,因此并没有理睬。但是一个小时内“轰炸”式的呼叫后,谭某最终还是接通了电话。“你好!是谭**吗?我们是某某公安局民警,你涉嫌洗钱被依法逮捕了,你的微信是多少?我们将逮捕证传给你。”对方义正辞严的表述,瞬间将谭某的心理防线击破。谭某一时惊慌失措,就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了自己的微信号。
 
 
  10分钟后,谭某收到了对方发过来的“冻结管收执行命令”、“刑事拘捕执行命令”、“警官证”等一系列文件。随后,谭某又接到对方的电话,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等相关信息。随即,在对方的诱导下,谭某把辛苦多年攒下的20万元转给对方。见对方不回应,同时由于心里害怕,就急匆匆地来到金盆派出所“投案自首”。经过几分钟的沟通,民警判断谭女士一定是被骗了,并第一时间带谭女士到银行将这笔资金冻结。 
 
  次日,经银行核实后,谭女士的20万元成功回到了她的银行卡中,收到钱的谭女士来到了派出所,激动的连连向民警道谢。“真的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就真的相信了,差点损失20万元。”谭某说,今后要更加认真学习反诈知识,避免上当。
 
  小编提醒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绝不会在电话中办理案件,更不会通过私人手段在微信、QQ中发送“通缉令”、“逮捕令”等。请广大群众谨慎,切勿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