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各级政法机关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成果。
  
  长大了“我”也要做像您这样的检察官
  
  “感谢遇到您这么好的检察官,先后帮助我们姐妹俩解决学习费用困难,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做像您这样的检察官。”
  
  
  近日,福泉市检察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近两年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对象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现状及救助金的使用情况,未成年人救助对象是此次回访的重点。福泉市检察院在回访一起未成年人案件被害人唐某甲时,了解到唐某甲的姐姐唐某乙现为初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家中经济困难,唐某乙准备辍学去打工。为了帮助唐某乙顺利完成学业,福泉市检察院按照与市教育局协调沟通了唐某乙的就学困难情况,学校立即减免了其在校期间的全部费用,唐某乙按照“大走访联系卡”上的联系方式打来了感谢电话。在司法救助工作回访中延续检察温情,帮助被救助对象解决当前家庭生活困难既是将回访工作实质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检察机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满足人民群众更多司法需求的现实举措。
  
  进村入户做回访,顺应民意搞宣传
  
  
  在政法队伍大走访及队伍教育整顿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收集到最多的建议就是:希望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水平。
  
  3月27日早上九点,罗甸法院翁传村帮扶小分队的成员前往翁传开展“政法大走访”、“新春大走访”回访活动。队员们采取入户走访的方式开展活动,与群众拉家常,了解群众节后生产生活现状。
  
  与此同时,小分队还开展了“送法下乡、送法入户”活动,给群众送去《法律进乡村普法宣传手册》,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讲解法律小故事,以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群众在我心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
  
  
  刑事宣传小分队针对近年来刑事案件中数量上升最多的危险驾驶罪;危害性、社会影响大的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涉民生案件深入罗甸县沫阳镇先锋村就电信诈骗中常见的方式(打电话冒充公检法、医院诈骗,谎称家人交通事故诈骗,微信点赞等)、非法集资的类型(高额返利、高息揽储等)、传销的一般表现形式(拉人头、出会费等)、什么是危险驾驶罪以及相关的法律后果等宣传内容进行法制宣传,提升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的意识、识别电信诈骗的能力,理智进行投资。
  
  现场进行法治宣传并接受相关咨询,现场发放宣传资料一百余份,接受咨询十余人次。在场群众纷纷表示,在家门口的宣传让人感到亲切,宣传的都是身边常见的事,非常的有意义,希望能够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民事审判庭宣传小组还到沫阳镇罗牙村开展宣传,并就该村罗某某与被告罗某排除妨害纠纷一案到争议地开展现场调查调解。
  
  
  因为有你们,我不害怕!
  
  事情要从3月28日19时许左右说起,正在进行巡逻防控的涟江派出所执勤民警们接到群众紧急报警:在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教学楼工地桩井下施工的一名工人被困井下。
  
  警情就是命令,接到报警后,涟江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到救援现场。经查,因工地当时未确认施工现场是否无人就将现场电源断掉,导致井底工人杨某无法升井,从而被困井底。考虑到井底不断渗水,水位持续上升,被困人员存在生命危险,现场情况紧急,民警们迅速制定营救计划。
  
  
  如何下井?现场除了一些绳索和简易护具外,并没有其他可用的防护设备。稍有不慎,不仅井下的人救不上来,就连下去的人也会有生命危险。
  
  
 
  派出所一是联系现场施工的负责人,告知情况紧急尽快赶到现场营救被困人员;二是不断安抚井下工人不要紧张,大家正在有序组织救营;三是再组织民警及施工人员将安全绳固定,昏暗的环境加上井下环境的不确定增加了民警营救过程的困难程度,就在这争分夺秒的情况下,经过多次的尝试,终于将被困人员杨某安全固定,路面上等候多时的民警共同使劲将杨某拉上路面,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的将被困人救出。
  
  当杨某被救上来的那一刻,他说:“当看见你们的时候,我就没那么害怕了,我相信你们,真的谢谢你们了。”
  
  目前,杨某身体状况良好,未出现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