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瓮安 > 正文

“四个聚焦”创新推动“禁毒示范城市”创建

作者:瓮安县禁毒“大扫除”办 编辑:徐磊 来源:瓮安县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22-07-15 10:43:21

字体:T大 T小



        近年来,瓮安县高度重视省级“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入手,充分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以“四个聚焦”为抓手,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构建创新推动省级“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成效。2022年,被省禁毒委命名为首批“全省禁毒示范城市”。  
        聚焦组织领导,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县委、县政府将禁毒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全县禁毒工作会议17次,研究部署禁毒示范创建工作。并成立禁毒示范城市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全县禁毒示范创建工作。13个乡镇均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服务站,配备禁毒专(兼)职工作人员110人,严格落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T+1”工作机制。同时按照“上不封顶、据实报销”原则,2021年县财政支出禁毒示范创建工作经费475万元。
        聚焦宣传发动,构建全覆盖预防体系
       以巩固“6·27”工程建设为抓手,预防关口前移,实现“校园无毒品、学生不吸毒”,2021年全县开展禁毒知识讲座14次,禁毒文艺汇演、警示教育、院坝会203场,发放禁毒宣传资料20万余份,设置禁毒宣传广告牌(标语)310块(幅),累计30.5万人次接受禁毒教育。坚持“互联网+禁毒”思维,通过在新媒体上发布更新有关毒品预防信息动态,普及禁毒知识和禁毒成果,在全县每个村(社区)建立警民联系微信群,最大限度发挥宣传普及效益。发动和号召广大群众积极检举揭发违法犯罪,2021年全县累计发放禁毒举报奖励金6万余元,抓获涉毒人员28人。
        聚焦源头治理,构建立体化戒毒康复体系
        完善“无缝对接”工作机制,借助“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在全县实行乡镇(街道)“165343”工作模式,开展吸毒人员“全民管控”。以“五人治理小组”为中心进行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实现智能分析、预警防范等功能,助推“无毒示范创建”工作有力开展。
        采取“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的方式,对涉毒贫困人员开展帮扶。充分发挥“瓮安拾柴微公益促进会”禁毒社会组织职能作用,创建“蒲公英E家”项目,共开展戒毒人员心理疏导400余人,技能培训(创业培训)30余人,解决帮扶资金17余万元,帮助安置就业22人,助力112名戒毒康复人员重归社会。 
        聚焦“全链条”打击,体系化集群整治模式
        坚持以打开路、重拳出击,全面落实“挖根、断脉、破网”和“吸必查贩、贩必查吸”总要求,对毒品违法犯罪开展体系化集群打击。瓮安县通过“回溯打击”和“五步”技战法,采取“三个不放过”模式,拓展深化“双逢双查”机制。并针对互联网、物流寄递等“非接触性”涉毒违法犯罪规律特点,构建一体化实战警务机制,建立“信息化合成作战专班”。坚持与外流贩毒主要流入地浙江、广东、云南等公安机关签订“打击跨区域涉毒违法犯罪协作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共同打击外流贩毒,有效遏制了外流贩毒态势。同时,2021年瓮安县开展禁种铲毒集中踏查行动30余次,乡镇(街道)级区域性踏查行动100余次,共出动踏查人员1200余人次,车辆100余台次,进一步巩固禁毒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