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惠水 > 正文

惠水县人民法院 断杉法庭“四维建构”推进基层治理

作者:陈香香 编辑:杨青怡 来源:惠水县法院 发布时间:2023-03-16 10:28:00

字体:T大 T小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近年来,惠水县人民法院断杉法庭始终围绕“消化矛盾,定纷止争”主线,扎实推进社会基层治理,效果凸显。
 
  
  浚流于“疏”,矛盾底盘安装“减震器”
  
  “善治越者以浚河为急”。当前,涌入法院的案件呈几何级数增长,针对这一现状,该庭始终注重诉源治理和执源治理工作,致力于矛盾纠纷的源头疏导。一是“疏”思想,化症结。思想是行动的向导,思想通则百事顺。该庭建立诉前心理疏导机制,在立案接待环节加强对当事人思想疏导工作,全面排查矛盾纠纷的症结所在,耐心说法析理,打开当事人心结,主动帮助当事人脱危解难,促使当事人撤回起诉,在源头处息诉罢争,化解矛盾纠纷于萌芽状态。2022年,调解劝回起诉36起,新收案件295件,同比下降10.6%;当事人立案后主动撤回起诉31件,占结案总数10.16%。二是“疏”淤泥,清流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该庭扎实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小额速裁和示范性裁判工作机制,以全面推动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作为提升司法审判质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基础举措,不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实现“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积极应对社会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022年,小额速裁案件34件,小额速裁适用率11.22%;简易程序审结案件279件,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1.48%;适用示范性裁判审理劳资劳务类纠纷22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7.2%。三是“疏”道渠,除陿阻。着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建立健全多元解纷机制,搭建多层次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加强司法确认,实现诉与非诉有效衔接,助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建成,促进矛盾纠纷多样性化解。2022年,推送人民调解平台调处案件33件,完成司法确认33件,占新收案件总数的11.19%。
  
  除积在“调”,矛盾旋涡投灌“舒气丸”
  
  调解是彻底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实现“案结事了”的有效途径。该庭始终注重民事调解工作,全面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一是分类“调”,和之以熟。建立“调解先入、诉讼断后”解纷机制,加强案件性质的排查梳理和分类,根据具体案情和相关利害关系,以“谁熟络,谁调处”为原则,有机整合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各自优势,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多层次化解社会矛盾纠纷。2022年,推送调解平台调处案件33件,特邀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司法联络员参与调处案件9件。二是特色“调”,破之以亲。结合区域特色,建立“家事调解室”,设置法官工作站、司法联络点,以投合民俗、就近便诉为原则,大力开展“堂屋说事”123模式调解、集约式家事调解、双语法官调解、山歌调解等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司法便民行动,断杉法庭已设立家事调解室1个、“堂屋说事”调处点8个,开展堂屋说事15次,编排“离婚劝和歌”、“孝道传承歌”、“邻里和睦歌”3首山歌。三是线上“调”,克之以便。充分发挥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利用远程视频调解、电话调解、微信调解等途径,克服当事人诉讼空间障碍,广泛开展线上司法、云上审判,减轻群众诉累,方便群众诉讼,多维化解社会矛盾纠纷。2022年,通过线上调解案件30件,占调撤案件总数19.35%。四是全程“调”,践之以恒。将调解工作贯穿诉讼全程,积极倡导“和为贵”传统美德,把诉前调、诉中调和庭后调连成一体,坚持以承办法官的耐心、恒心最大限度地争取当事人达成共赢协议。2022年通过各种方式的调解,调撤案件155件,调撤率达50.82%。
  
  为民以“诚”,矛盾周围架设“服务网”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完善司法服务体系,竭尽最大诚意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一是完备“一站式”服务。设置开放式诉讼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集成打造诉讼引导、立案登记、查询咨询、收转送达、跨域立案、网上立案、信访等“一体通办、一窗通办”司法“一站式”服务,窗口免费为来诉来访群众提供雨具、纸笔、打印复印、健康应急包等各种周到服务便利,为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二是做活“站点员”服务网格。在辖区内非法庭所在地乡镇设立法官工作站3个、在辖区自然村寨设置司法联络点67个,聘请法官工作站常驻工作人员3名和司法联络员67名,将司法服务延伸至人民群众生活居住地,确保矛盾不出村,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2022年,在法官工作站和司法联络点办理各类案件20件。三是提供“全天候”服务便利。积极开展“假日法庭”“午间法庭”“夜间法庭”便民诉讼服务,急群众之所急,确保司法审判“不打烊”,帮助案件当事人克服时间上应诉的障碍和困难。2022年以上述方式办结案件5件。四是增强“巡回审”服务频率。不断加强巡回审判力度,利用“车载法庭”“巡回审判包”等形式,在非法庭、法官工作站的纠纷发生地办理案件,把司法服务送到当事人门口,方便群众就地参与诉讼。2022年以上述方式办结案件5件。
  
  结案秉“公”,矛盾终端置放“公平秤”
  
  坚决杜绝“和稀泥”,当判则判,始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嘱托,恪守司法公正,依法审理,秉公裁判。一是以公正裁判规范市场秩序,营造法治营商环境。依法审理各类商事案件,注重市场公平原则,保护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回应市场公平竞争需求,努力创建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共依法判决结案买卖合同纠纷等各类涉营商环境案件26件。二是以公正裁判维护合法权益,护航社会诚信体系。依法审理民间借贷、金融借贷、劳务合同等民事纠纷,注重守信的契约精神培育,通过司法审判惩戒失信当事人,不断增强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合约自律,以法治手段护航社会诚信体系重塑、重建。2022年共判决结案民间借贷等涉契约诚信类案件59件。三是以公正裁判缔造睦邻友好,倡导核心价值观念。依法审理婚姻家庭、继承权、相邻权等民事纠纷,积极倡导公序良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一个融洽共处、和谐美好、共建共赢共享的社会环境。2022年共判决结案此类纠纷45件。全年总判决结案130件,仅17件案件当事人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案件中上级法院已审结15件,全部维持原判,无发回重审案件,无改判或部分改判案件,发改率为0,切实确保了案件质量,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得到了普遍提升。
 

 
  作 者:陈香香
  
  编 辑:杨青怡
  
  审 核:陈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