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庭审如何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如何能让未成年人远离帮信犯罪?吸引他们的关注,又能兼顾考虑庭审程序的教学要求,‘寓教于审’”。近日,贵定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以一场真实生动的庭审教学现场,邀请贵定中学30余名师生“零距离”“全景式”观摩庭审。
一场真实肃穆的庭审现场教学
“现在开庭”
随着法槌敲响,李某鹏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正式开庭。
2024年1月中旬,被告人李某鹏通过抖音联系陌生网友,并添加对方微信咨询贷款,该网友告诉李某鹏要携带银行卡到上海市闵行区刷流水转账才能贷款,随后,李某鹏按照对方的安排到了上海市闵行区,将自己名下的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的银行卡、卡密码及手机等交给对方进行非法转账。期间,李某鹏的上述银行卡被司法机关冻结,李某鹏到相关银行和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派出所了解银行卡冻结情况,派出所民警明确告知李某鹏其名下的银行卡涉嫌跑分、洗钱违法犯罪,随后对其进行普法教育后让其离开。
2024年3月4日,被告人李某鹏在“陌陌”APP上发布消息,寻找能帮助黑户贷款的人,之后,网名叫“小猫咪”的人联系李某鹏并添加其微信,让李某鹏携带其名下的招商银行卡、建设银行卡到哈尔滨市、天津市等地刷流水转账。为获取非法报酬,李某鹏将其名下的招商银行卡、银行卡密码、手机等交给陌生男子进行非法转账。同年3月11日,李某鹏名下的招商银行卡共计进账339999元。
庭审过程中,法官有序进行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环节,整个庭审井然有序、规范严谨,受邀师生沉浸式体验观摩了庭审全过程。
被告人李高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经监管部门明确告知后仍然提供手机、银行卡等为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以获取非法利益,帮助结算支付金额高达60余万元,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但其在接到公安民警电话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应予以从轻处罚。最终,被告人李某鹏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
一堂发人深省的法治课
闭门说教,不如以案释法,现场教学。
现场庭审不仅仅是真实生动的“法治公开课”,更是践行能动司法理念、“以我管促共管”的诉源治理“实践课堂”。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是协同教育管理部门、院校做好学生管理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大量帮信罪案件向在校学生伸出“黑手”,尤其是心智不成熟、法治意识薄弱的未成年人,极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蓄意利用。以现场旁听教学的方式审理这样一起“帮信罪”更有教育意义。
这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
“法官,怎么样才能构成帮信罪呀?”“生活中常见的电信诈骗方式有哪些呀……?”
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为学生们现场答疑解惑、以案释法,围绕帮信罪的犯罪构成、刑事责任以及刑事处罚外的直接附随结果、如何远离帮信罪等内容展开详细讲解,帮助学生们了解新型诈骗形式,引导同学们知法律于心,守法律于行,心存敬畏方行有所止,中有法自成方圆,做崇法向善的翩翩少年。
“这次庭审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法律的威严,看到被告人在庭审活动中痛彻心扉的陈述,我深受教育。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会更加重视个人信息安全,不轻信他人,不贪图小利,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旁听学生表示。
此次庭审活动,以参观、庭审、授课、交流等“四合一”方式进行普法宣传,以“看得见、听得懂、感受到”的法官判案模式,让审判实践与院校法治教育相结合,形成“输入”与“输出”的良性双向交流,创新法治宣传方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司法保护。
庭审前,同学们还参观了贵定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羁押室等场所。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站上审判席、敲响法槌,沉浸式体验、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