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贵定法院审理多起因小额网贷而引发的金融不良债权追偿纠纷案件,贷款人多为90后和00后,一张张传票敲醒了深陷网贷迷潭的年轻人,家住贵定县的小徐(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员。
案情简介
据悉,2021年9月,小徐通过某APP与上海某公司签订《个人消费贷款合同》,向该公司借款5000元,约定借款期限12个月,年利率7%,按月分期还款,同时由天津某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约定如小徐未按时偿还借款,将由该公司代为偿还。当日,上海某公司根据协议向小徐发放了贷款。2022年1月,小徐未按约偿还本金及利息,担保公司按约代其偿还后,将该笔债权转与北京某融通公司,2024年3月又将该笔债权转让原告江苏某清算公司,并向小徐履行告知义务。后江苏某清算公司将小徐诉至法院。
法官调解
贵定法院受理该案件后,依法向小徐送达开庭传票,其向承办法官表示借款属实,愿意调解,但因自己目前资金困难希望原告减免部分利息,并请求能够分期支付。承办法官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涉案标的不大,具备调解基础,征得双方同意后遂组织进行调解。法官细致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对原告代理人释法说理、分析利弊,希望其能够理解被告经济现状,以借款公司尽快回笼资金为目的,引导被告积极筹措资金,尽快还款。最终,原被告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由小徐于2024年9月、10月分两期偿还本息。至此该案得以妥善化解。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网贷平台应运而生。比起传统银行贷款,网贷平台无抵押、低门槛、放款快、可贷款额度高等,让不少年轻人对这样的提前消费乐此不疲,同时贷款人法律意识淡薄,借款合同冗长等,贷款人在贷款时往往并未注意贷款利率、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等问题,对于初入社会,还没有稳定收入与存款的年轻人来说,逾期危机往往一触即发,最终背负沉重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