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平塘 > 正文

平塘县司法局金盆司法所做好“排、宣、调、回”化解矛盾纠纷

作者:马显蛟、陈雪 编辑:李攀 来源:平塘司法 发布时间:2024-12-09 17:34:47

字体:T大 T小


  近年来,平塘县司法局金盆司法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2023年贵州省司法厅授予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集体。在化解矛盾纠纷案件中,念好“排、宣、调、回”四字诀,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切实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抓好源头“排查”预防,推进调解触角前移
 
  一是常态排查。整合利用街道、各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等资源,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沟通、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常态化排查。司法行政干部结合管理服务日常走访、政法系统大走访等工作,深入排查辖区矛盾纠纷线索,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对排查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2024年以来,开展常态化排查300余人次,排查矛盾纠纷60余起。二是联动排查。加强与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村“两委”之间的工作衔接,充分发挥贵州省网格化信息平台的优势,将排查中收集的矛盾纠纷,录入平台跟踪办理,限时完成。2024年以来,开展联动排查300余人次,排查矛盾纠纷30余起。三是重点排查。把土地纠纷、婚姻纠纷、欠薪欠资等作为排查工作重点,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进行逐村(社区)逐人的面对面排查,重点排查经济有无纠纷、情感有无纠葛和生活有无困难等情况。2024年以来,开展重点排查1000余人次。
 
  强化法治“宣传”引导,营造平安和谐氛围
 
  一是开展法治宣传。组织司法行政干部、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通过院坝会、群众会等形式,向群众讲解婚恋纠纷、民间借贷、未成年人保护、老年人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同时,向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宣传资料。2024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8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覆盖2万余人次。二是提供法律咨询。全面推广“12348”法律服务热线,在12个村(社区)安装黔南智慧司法服务终端、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平台,为来电、来访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2024年以来,接待群众咨询5000余人次。三是在调解中普法。调解员结合当事人纠纷案件情况,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解读,引导双方当事人依法、依理表达诉求,形成“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的工作格局。
 
  2024年10月,组织专职人民调解员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中,发现辖区某公司存在拖欠32名农民工19万余元工资的情况,该纠纷涉及人数众多,为防止引发群体性事件,金盆司法所立即联合金盆街道调委会组成调解工作组共6人,按职责分工,调解员分开行动,同时进行,确保纠纷得到及时化解。4名调解员采取“集中疏导+分开登记”的方式开展,分组统计、收集具体人数、身份信息及详细工资数额。另外2名调解员前往公司现场,与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围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重点讲解,劝导其换位思考,克服困难,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经过释法说理,公司同意面对面协商。组织双方到司法所开展调解,采取情、理、法相融合的方式,提出针对性的调解建议,双方本着互相体谅的原则,公司分期支付所欠薪资,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同时,并组织双方到法院进行司法确认,此件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加强工作协调联动,凝聚“调解”工作合力
 
  一是简单案件快速调。针对排查发现或当事人主动申请关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案件,经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司法所、金盆街道调委会立即组织调解员进行调解,提出调解方案,达成协议。二是复杂案件重点调。针对相对复杂的纠纷案件,召集调解能手,从讲通情理、讲透法理的角度出发,通过走访排查,全面掌握案情,摸清当事人的性格特点,找准矛盾纠纷调处突破点,打通双方心结,使双方消除分歧。三是疑难案件联合调。针对重大疑难案件,金盆司法所联合派出所、综治中心等部门,形成调解合力,联合化解矛盾纠纷。经调解未能成功化解的,及时进行研判分析,引导当事人合理合法表达诉求,切实有效预防和避免矛盾纠纷激化。
 
  2023年9月,陈某在贵州某实业有限公司上班,经救治无效不幸去世。死者家属就陈某的死亡赔偿问题和贵州某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协商,多次协商无果,后来双方申请金盆司法所调解。考虑到该案复杂,金盆司法所联合派出所、综治中心等部门力量进行联合调解,分别向当事人双方了解具体情况。在做好案情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中,调解员针对家属要求赔偿金额过高,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矛盾焦点。一方面,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向双方当事人阐明该事故中的法律关系,并就赔偿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耐心细致解读。另一方面,调解员经多次通过“一对一”剖析谈、“面碰面”说理谈等方式,找准矛盾纠纷调处突破点,积极为双方当事人争取最大权益,最终历时7天、经过8次调解,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纠纷得以化解。
 
  开展矛盾纠纷“回访”,巩固深化调解成效
 
  为巩固矛盾纠纷调解成果,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纵深推进平安平塘、法治平塘建设,扎实为群众解决好法律的“揪心事”和“烦心事”,结合工作实际,按照调解台账和卷宗,对所调结的人民调解案件,通过“进村入户+电话”等方式进行逐一回访,做到一案一访一记录,认真查看矛盾纠纷的调处情况是否真实客观,群众是否满意,已调结达成协议的是否履行。对调解成功还没有履行完毕的纠纷,督促当事人尽快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积极防止二次矛盾纠纷的发生。同时,收集当事人对调解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2024年以来,开展矛盾纠纷回访案件180余件200余人次。
 
  刘某停放在停车位的小型普通客车,因陈某驾驶小型普通客车操作不规范受到撞击。双方就车辆赔偿金额分歧较大,多次私下沟通无解,想通过调解程序解决该纠纷。2024年10月21日,双方向金盆街道调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员向双方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在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以及确保双方权益的前提下,提出调解建议,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自愿签署人民调解协议,当场支付赔偿金,该纠纷得到圆满解决。2024年11月,工作人员对本案进行回访,双方没有因该纠纷再引发其他矛盾,当事人对人民调解工作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