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县中和镇被誉为“马尾绣之乡”,这里的水族妇女大多都能熟练掌握“马尾绣”刺绣技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马尾绣市场走俏,水族妇女凭着心灵手巧,逐渐脱离传统农耕家庭,掌握生活主动权的水族妇女,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三都县中和人民法庭的蒙胜翠法官手里拿着普法宣传资料,正赶往中和镇雪花湖社区,向这里的水族妇女普及法律知识,解答她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法律困惑。
“你们找到法院,把说不清的是非,解不开的矛盾,寄托在法官身上是出于信任,但是,法院收到的每一起案件并不是法官一个人说了算,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是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婚俗文化”。
“大家一定要知道,妇女享有和男人平等的权利,有人身权益、文化教育权益、婚姻家庭权益等,保障救济的措施也是多样的”。
为了拉进与水族妇女之间的距离,更好的普及法律知识,蒙胜翠用水语为水族妇女开启面对面“走心式”学法体验,以“婚姻家庭”“未成年子女”“妇女权益”为三大主题,将家事案件纠纷背后的家庭关系和谐搬上台面,就夫妻相处之道、被对方阻挠探望孩子要如何维权、受到家庭暴力后如何正确保护自己等方面进行介绍,并现场结合办案经验,以案释法,引导她们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提高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想跟老公协议离婚,需要准备什么?”
“老公出轨了,孩子的抚养权能归我吗?”
“老公每次喝醉都打我,可以申请提到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吗?”法官助理黄淑丹面前围了不少人,一面在解释法律条文,一面对法庭正开展的家事纠纷调解工作进行说明,保持着耐心为前来咨询的群众逐个答疑解惑,帮助大家更好地处理婚姻家庭的问题。一旁的法院干警积极发放宣传资料,广泛宣传《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及森林防火、抵制高价彩礼等知识,倡导现场群众树立优良家风,共建和睦家庭,推动社会和谐,把文明乡风吹到心坎上。
“绣娘”们放下手中马尾绣,在山歌对唱中唱响法治旋律,悠扬婉转的山歌,朗朗上口的法律内容,引得群众纷纷跟着学唱。
丰富的法律知识、有声有色的活动内容……一场“地地道道”的法治文化新体验,为水族妇女提供了便捷学法渠道,在法治阳光的照耀下,维护“小家”和谐幸福,促进“大家”平安美满。
中和人民法庭依托管辖乡镇、村寨的民族文化特色,深入偏远村寨、田间地头,将法治文化融入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水乡家事纠纷诉源治理,2023年以来,250件家事纠纷实现化解,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0次,评选最美家庭5户,辖区家事诉讼纠纷下降21.7%,用行动守护着辖区群众的平安和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