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凝聚诉源治理合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提质增效,增进人民调解员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切实提高调解能力。近日,瓮安法院猴场法庭邀请了猴场镇、天文镇政法委员、司法所所长、平安办主任及人民调解员走进猴场法庭,开展了公众开放日、调解员培训等系列活动。
以审代课提升技能
受邀人员走进庭审现场“零距离”旁听了庭审,通过现场旁听,旁听人员“沉浸式”体验了一堂“以审代课”的业务知识培训。庭审中,承办法官引导原、被告清晰表达诉求,抓住争议焦点,理清案件事实,旁听人员紧跟庭审节奏,认真“听课”、积极思考。通过此次旁听庭审,旁听人员对审判程序有了全面的认识,对相关法律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旁听人员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的有机融合。
法治夜校充电蓄能
法庭干警围绕什么是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工作原则、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应用演示、规范文书制作等对人民调解员开展“法治夜校”培训。
“这次夜校培训内容贴近办案实际,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性又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对今后我们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切实地帮我们充电蓄能强本领。”天文镇政法委员杜和志在培训后说道。本次培训也是猴场法庭“法治夜校”开班以来的第四期活动。
座谈交流激发干劲
活动过程中,猴场法庭与猴场镇、天文镇开展了诉调对接交流座谈,猴场法庭就辖区上半年收结案情况、案件质效、多元解纷、法庭如何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等工作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畅所欲言,针对经验做法、调解员工作积极性、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下一步诉前委派调解、命案防控、司法确认等工作达成了共识,不断激活调解“神经末梢”,让诉源治理的组合拳效应持续放大,全力打造“法庭+”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此次交流座谈,拓宽了与会人员的工作思路,实现了互学互鉴共促发展的良好结果,不断推进诉源治理的深入发展。
下一步,猴场法庭将继续加强部门联动,积极探索工作新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提升人民法庭司法为民的服务水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