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23时,独山县公安局机关党委办公室的灯尚未熄灭。潘平正伏案修改第11份党建清单,桌上摊开的笔记本写着这样一句话:“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从指挥中枢到基层派出所,再到党建阵地,这位从警十八年的“老公安”,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前线尖兵”到“党建能手”的华丽转身。
从“前线尖兵”到“学习引擎”的转型
2022年6月,潘平从上司派出所调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面对新岗位,他拿出钻研的劲头,带着问题清单跑遍全局19个党支部,记录下35条党建工作短板,不断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搭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设定由党委领导牵头、支部书记负总责、党务工作者具体负责,形成以任务部署、督促提醒、实时调度、督导检查、通报整改的责任链条“三级联动”机制,积极推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强制入轨、走细走实。
坚持“三学带动”学习机制。针对部分民警理论学习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他通过“党委领学+支部比学+党员晒学”示范带动,做到开展学习与推动工作统筹推进,将各党支部的参学率提升至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强化“三个同步”落实机制。坚持将党建工作同党委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将每月党建工作清单化,逐级明确承担的职责任务,形成管党治党责任层层压实工作格局。
2023年以来,聚焦“八大警务”,在县局机关党委的牵头下相继组织开展微党课评比活动2次,党建观摩会5批次,“透过业务看政治讲忠诚”活动2期,集中讲评展示先进典型案例14个。
“党建+”品牌矩阵 释放红色动能
“党建品牌不是口号,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潘平深入各基层支部调研,结合职责特点,聚焦“四强”党支部建设,紧扣“独秀先锋·南门卫士”党建品牌,带动各党支部创建“水乡蓝盾·服务为民”“入黔哨兵·护卫平安”等18个党建子品牌。
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契机,麻尾派出所探索“五联五强”协作警务守护省际平安边界、以“五心”工程夯实派出所“主防”根基,获《中国长安网》关注;
玉水派出所“水乡蓝盾”结合“双语警务”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办事难题,相关案例被《人民日报》采用报道;
影山派出所“五治融合”经验中,党员民警牵头组建的“警民自治联防队伍”化解矛盾成功率提升45%。
通过开展每季度党建成效评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经过与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独山县公安局连续三年获评县级模范机关、4个党支部获评县直部门党建示范点、1个党支部获州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1个党支部获全州公安“四强”党支部命名,1名党员获评首届“独山楷模”,党建经验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2次。
暖心浸润温度 党建激发队伍活力
潘平的办公电脑里,存着全局383名党员民警的“政治生日”档案,每到这个特殊日子,民警都会收到“三个一”礼物:一张生日贺卡、一份纪念礼物、一次初心讲述。
主动当好参谋助手,了解掌握各党支部党员情况,积极做好“三必访”工作。由党委班子向困难党员民警、老同志,送去关心和问候,建立23名困难民警动态档案,协调解决就医、子女入学等难题5件,使他们生活上得到帮助、精神上受到激励,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厚爱。
协调各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参与到社区双报到、认领微心愿等活动中去。2023年以来,各基层党支部召开警民议事会、警情通报会70场次,到社区报到认领微心愿380件次,有效推动各支部党组织建设的全面过硬、全面进步。
十八载警徽闪耀,新征程初心如磐。潘平同志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以赤诚担当铸就忠诚警魂,在党的十九大安保工作中表现突出,获黔南州人民政府通报表彰;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获评州公安局个人嘉奖、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所队长,这些镌刻在警徽上的荣光,既是十八年如一日扎根岗位的见证,更是对“人民公安为人民”誓言的生动诠释。
夜幕降临,独山县公安局忠诚教育基地荣誉墙上的奖状与民警胸前的党徽同样耀眼。潘平正在更新工作计划,其中一项是“透过业务看政治讲忠诚——讲评亮绩树标杆”,他始终坚信,只要用心用情,就能让党旗在警营高高飘扬,就能用党建红点亮公安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