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类重点群体,精准施策强宣传
一是锁定特殊困难群体,联合乡镇(街道)司法所、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对辖区内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通过上门讲解政策、发放法律援助宣传册等方式,重点普及赡养、监护、救助等领域的法律知识与申请流程。二是关注偏远地区农民工群体,依托全县8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在赶集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普法志愿者在广场、商贸新城、各镇集市等人员集中区域“摆摊设点”,用当地方言案例讲解“如何申请法律援助”“哪些情况能获援助”“申请法律援助要准备哪些材料”等实用知识。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赶场普法宣传”16场,发放宣传手册9000余份,惠及群众6000余人,有效推动了法律援助资源的下沉,让法律服务更加贴近民生。三是聚焦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定期组织集中培训、开展一对一法律咨询等方式,为有需要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指引,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如劳动就业、婚姻家庭、民事纠纷等方面的法律困惑,引导其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顺利融入社会。
建立常态化宣传体系,持续发力固根基
一是在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设置固定法律援助宣传专栏,定时更新政策解读、本地典型案例等内容,确保群众“办事能看、疑问能查”。二是在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张贴法律援助联系卡,公开辖区法律顾问电话及县法律援助中心地址,打通“家门口的宣传线”。三是建立“案件办理+宣传跟进”机制,对已办结的法律援助案件当事人进行电话回访,同步讲解同类纠纷的预防知识和法律援助政策,推动“个案服务”向“类案普法”延伸,形成“服务-宣传-巩固”的闭环。
丰富宣传载体形式,多点发力广覆盖
一是借助“贵定司法”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法律援助知识图文解析与视频漫画,内容涉及“农民工讨薪怎样申请法律援助”“老年人权益保障”等贴近民生的主题,用通俗语言拆解法律条文、用具体案例还原维权流程,让群众轻松读懂法律援助政策。二是联合县妇联深入中小学组织“法律援助进校园”活动,通过向家长宣讲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援助知识,增强家长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认识与关注。三是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行动,运用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围绕企业合规运营、劳动合同规范、工伤事件处置等企业及职工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精准普法,同时设立法律援助咨询区,现场“一对一”解答企业及职工的法律疑问,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进一步提升企业及职工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