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外出就餐时,您是否关注过商家是否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公示了从业人员健康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证照,其实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2025年4月,贵定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时,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辖区内竟有310家餐饮经营主体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经调查核实,确实存在多家在经营食品店无证经营的情况,部分从业人员甚至未办理或未公示健康证,健康证过期等问题也较为常见。
为避免问题持续、推动快速整改,贵定县人民检察院于4月30日及时与相关行政机关开展专题磋商,明确问题清单、法律依据与整改时限,要求其在5月19日前核查完毕并反馈结果,行政机关核查后按期回复,已采取相应措施督促未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经营主体进行整改。
收到行政机关核查回复后,贵定县人民检察院并未止步于书面回复,而是持续开展跟进监督,通过实地走访、大数据比对等方式,发现仍有73家餐饮店无证经营,健康证问题也未彻底解决。
由于案件涉及市场主体较多、关系营商环境,7月7日,贵定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听证员、人民监督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听证。听证意见一致认为涉案问题事关食品安全,行政机关未全面履职,检察机关应发出检察建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等规定,从事餐饮服务必须依法取得许可,从业人员须持健康证上岗。无证经营和无健康证从业,不仅可能导致食品加工环境脱离监管,更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传播,直接威胁消费者健康。
据此,贵定县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对73家经营主体全面核查,对存在无证经营、无健康证等问题的商户履行监管职责。
9月5日,行政机关回复称:已采取措施全面核查,并对涉案商户进行约谈,除未经营、已办证、已备案等情形外,已督促31家在营商家办理小餐饮登记证,健康证问题也已全部整改。
近日,贵定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回头看”,通过数据比对和实地走访确认涉案问题已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