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定县司法局紧扣“司法为民”核心,以破解基层法律服务痛点、堵点为导向,聚焦群众法律需求,通过“服务下沉、多元联动、规范提质、数字赋能、源头治理”五大举措,将法治服务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为县域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法治动能。
坚持“服务下沉”,构建便民维权体系
针对偏远地区群众“找法难、维权远”问题,贵定县司法局推动法律服务端口前移至群众“家门口”,在镇(街)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8个,村(社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16个,依托司法所、镇综治中心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矛盾纠纷化解不出村。同时,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设立法律服务“绿色通道”,提供预约上门、电话咨询等专项服务,确保群众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创新“多元联动”,推动争议实质性化解
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调解、复议、执法等资源,实现矛盾从“程序性解决”到“实质性化解”。对涉及行政行为的纠纷,先由人民调解员开展首轮调解,若调解未果,立即启动“复议衔接”程序,由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介入梳理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表达诉求,对调解成功但需执法部门确认执行的纠纷,同步推送执法部门备案,确保调解协议落地见效。2025年以来,通过该模式化解各类复杂纠纷1597件,其中1459件实现“调解即履行”,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真正让群众“只跑一次、矛盾终了”,切实提升争议化解的质效与温度。
强化“规范提质”,筑牢执法监督防线
贵定县司法局以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为目标,不断强化执法监督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机制,今年组织全县5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专题培训3期,考核合格者颁发执法资格证,未达标人员需参加补考并接受针对性培训,确保执法队伍专业能力持续优化;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覆盖,对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执法行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次,发现并整改执法不规范问题8个。同时建立执法案卷评查制度,重点审查程序合法性、证据充分性及文书规范性,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限期整改,有效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依托“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
贵定县司法局通过信息化手段打破时空限制,积极推动“互联网+法律服务”建设。推广使用“贵定司法”“掌上复议”等线上服务平台,实现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行政复议等事项“掌上办”“指尖办”,运用大数据分析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精准推送法律知识和服务信息,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线上法治宣传阵地建设,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聚焦“源头治理”,激活普法防控新动能
贵定县司法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着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和违法犯罪的发生。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开展“法律七进”活动60余场次,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普法,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法治宣传,及时预警和化解潜在风险。针对森林防火、防汛等季节性高发风险,组建专项普法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面对面宣传,同时编制森林防火十不准、防汛避险指南等图文手册,利用“村村响”广播在重点时段循环播放安全提示,构建起“宣传+预警+处置”的全链条防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