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龙里 > 正文

【反诈预警】账户“多出”5万贷款?这几类骗局要警惕

作者: 编辑: 来源:龙里县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25-10-27 14:54:41

字体:T大 T小


  10月18日,龙里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辖区群众施女士报警,称其银行账户莫名多出2万余元,手机上还出现一条5万元的贷款放款记录。经询问后得知,10月13日,施女士的女儿小花在快手发布了一条含某女明星照片的作品后,有陌生网友主动私聊,谎称可让其联系到该明星。
 
  在对方诱导下,小花下载了一款名为“飞书”的软件,并通过该软件与对方视频对话。期间,对方声称需先登记信息,才能与该女明星视频聊天,继而以“核对信息”为由,让小花打开施女士手机的抖音钱包,查看绑定银行卡信息。后续,对方进一步诱导小花在“放心借”平台办理借款,并以消费为名义,多次将施女士银行卡的内资金转走。为掩盖痕迹,对方还让小花删除了手机上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信息,最终导致施女士共计被骗30558.14元。
 
  儿童电话手表类诈骗
 
  不法分子常以“手机没电、欠费”等为由,借用孩子电话手表盗取或调换SIM卡;或以高额报酬诱骗孩子出租、出售手表或电话卡。孩子防范意识弱,易受利诱上当。
 
  安全提醒
 
  为防风险,请勿将电话手表借予他人。家长应定期检查手表电话卡,孩子遇可疑情况可及时向老师或警察求助。一旦丢失,请立即联系运营商挂失并报警。
 
  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常在未成年人常用的网络平台,利用其兴趣或好奇心接近,并冒充公检法等身份,借助未成年人对权威的信任,通过严肃语气制造紧张气氛。随后谎称涉案,诱骗孩子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最终实施诈骗。
 
  安全提醒
 
  家长和学校要加强教育监护,提升未成年人防诈骗意识,引导其合理使用网络,不轻泄支付及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谨记: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绝不会要求公众转账或归集资金至指定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