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禁种铲毒工作,增强群众防毒拒毒意识和辨别能力,近日,平塘县公安局联动综治部门、村委等群防群治队伍,通过分析毒品原植物种植规律,紧盯重点区域和人群,按照“不漏一村一户、一株一苗”的标准,采用“无人机”高空巡查和步行巡查结合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山坳岭间、家庭院落、无人区域等进行地毯式排查。
"空中之眼“科技赋能织密全域监测网:积极对接综治办等职能部门进行联合排查,运用无人机对全县偏远山林、城郊结合区域民房、废弃房屋、农田大棚等易种植区域进行航拍巡查,实行“低飞细查”“见绿必查”“遮挡实查”等工作模式,织密全域检查网。
“地面网格”群防联动筑牢基层防护墙:工作中,借助无人机航拍定位,对发现的几处非法种植罂粟进行上门实地核查。当场对发现原植物罂粟进行铲除,并依法对涉案当事人进行调查取证,同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强调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法律后果。
“板凳夜话”靶向宣传架起禁毒连心桥:“毒株毒株快快除,家家户户都幸福”......为扩宽禁毒宣传辐射圈,营造全民识毒、拒毒、防毒良好氛围,禁毒大队联合辖区派出所、综治部门、村(居)委开展“板凳夜话会”,用方言讲解罂粟苗与其他植物区别及危害,全面普及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牢固树立“种一株也是违法”的禁毒理念。
工作开展以来,共铲除罂粟60余株,签订《禁种铲毒承诺书》4000余份,发放禁种铲毒宣传资料5000余份。下一步,平塘县公安局将持续性开展好禁种铲毒打击处理及普法宣传工作,努力实现“零种植”、确保“零产量”的工作目标,让禁毒知识深入人心,全面筑牢禁种铲毒立体防控网。
看过来,这就是罂粟,魔鬼之花——罂粟
罂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花,单生枝顶。花瓣四片,红色、紫色或白色。罂粟的蒴果球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7厘米,直径4-5厘米,无毛,成熟时褐色。种子多数,黑色或深灰色,表面呈蜂窝状。
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私自种植、贩卖、食用罂粟都是违法行为,如有发现他人违法种植销售,请及时拨打110举报。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应承担什么
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规定: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三)抗拒铲除的。
非法种植罂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三百五十二条规定: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的。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