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平塘 > 正文

【元纽扣·平安护未·法相伴】平塘县民族中学“开学法治第一课”:护航青春,与法同行

作者:平塘县人民法院 编辑:冉光桢 来源:平塘县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25-09-25 13:18:08

字体:T大 T小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提升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强化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9月23日,平塘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腾荣受邀到平塘县民族中学,通过“校园广播站”为全校2800余名师生送上一堂法治课。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民族培育文明的传承者。”
 
  担任平塘县民族中学法治副校长的何腾荣指出,学生们现在的年龄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树立正确法治意识的重要阶段。希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活动,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法律、尊重法律、运用法律,让法治成为青春成长的“护身符”和“安全带”。
 
  网络安全——警惕“无形的黑手”!
 
  在网络空间,青少年也面临着诸多风险。结合近期发生的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性侵等案件,法治副校长提醒同学们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保护好个人隐私,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轻信网络交友,不传播不实信息。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一言一行都需谨慎。网络世界既精彩又复杂,同学们要学会辨别真伪,远离诱惑,做网络文明的践行者。”
 
  电信诈骗:以案释法,敲响反诈“警示钟”
 
  课堂上,结合近年来办理的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法治副校长深入剖析“游戏账号交易诈骗”“冒充教师转账”“刷单返利陷阱”等针对青少年的高发诈骗类型,通过“情景还原+法律解读”的形式,揭露诈骗分子利用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实施犯罪的常见手段。同时,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阐明参与“两卡”买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法律后果,引导学生既防“被骗”又防“被利用”。
 
  自我保护:让法律成为“护身符”!
 
  何腾荣还就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青少年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同时,要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知识,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及时寻求帮助。
 
  “法律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同学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让法律成为青春成长的‘护身符’。”
 
  “法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下一步,平塘县法院将进一步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让法治阳光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为构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贡献法院力量。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