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相信大家都是懵的,但回过神来第一时间要做的应该是查看情况和报警,而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逸”。
近日,贵州省平塘县公安局历经14小时连续作战,成功破获1起交通肇事逃逸案,抓获肇事者1名、“顶包”者1名。
接警即动!启动专案应对侦查难题
平塘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接到群众报警“其父亲张某某牵牛返家,经过大塘镇民联村破山组公路段时,一辆车驶来撞到牛后,牛将父亲顶至道路边沟受伤,肇事车辆逃逸现场”,民警火速奔赴现场,可事故已过去10余小时,现场痕迹已经破坏,没有目击者,当事人记不清车牌和车辆特征,路面监控无法捕捉到关键信息,侦破工作陷入僵局。
为尽快突破困局,平塘公安迅速成立专案组,整合各警种精干力量共同参与案件侦破,制定“以现场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以‘天网’为支撑、社会监控补位”的侦查策略,全力推进案件侦破。
连续攻坚!从“蛛丝马迹”锁定真凶。专案组摒弃传统侦查思维,拓展“社会监控盲区补位”,与“群众线索挖掘”两条思路,分组同步开展侦查工作。
第一组:扩大监控排查范围。以事故现场为中心点,沿肇事车辆可能行驶的路线,辐射村寨、街道、路口等途经区域,逐户走访沿线村民,调取村民自建监控,收集50余段、总时长超30小时的村民监控视频逐帧筛查,重点对比案发前后的车辆通行记录。
第二组:深化群众走访核实。针对事故发生时段的过往行人、周边住户开展地毯式走访。期间,收到一条线索称:当晚19时许,一辆车途经事故现场时,曾听到‘砰’的碰撞声,车辆未停直接开走”,民警根据该线索进一步缩小了侦查范围。
专案组历经14小时不懈努力,最终从案发现场村民的家用监控中发现关键画面,当晚19时14分,监控画面听到一声‘砰’的碰撞声响后,有两辆看不清车型的车辆从大塘往通州方向行驶,车辆行驶轨迹与报警人描述的肇事时间、路线基本吻合。顺着线索溯源追踪,车牌号为贵JXXXXX的小型汽车和车主田某军具有重大嫌疑。
释法攻心!“顶包”戏码被识破
民警前往田某军家中进一步核实情况时,田某军之子田某富“主动”出面,声称肇事车辆是自己驾驶的,可在询问过程中田某富始终无法说清发生事故的具体位置,一些细节也不吻合。
此时民警意识到可能存在“顶包”行为,于是向田某富讲解“顶包”会受到处罚。压力之下,田某富如实供述是父亲田某军让其出面“顶包”的真相,田某军见“顶包”败露、无法继续隐瞒,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肇事行为。
据肇事逃逸者田某军供述,当晚19时许,驾车至事故现场碰撞耕牛后,因害怕发现自己无证驾驶被处罚,便驾车迅速逃离,案件至此告破。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