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三都 > 正文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商铺变“伤铺”愁坏业主,法院调解破僵局!

作者:王希煜 编辑:张经龄 来源:三都法院 发布时间:2025-10-29 11:49:26

字体:T大 T小


  “商场旺铺,十年返租”
 
  “轻松当房东,坐享稳定收益”
 
  曾几何时,这样的宣传广告在商业地产市场盛行,虚拟性产权式商铺的“售后返租”模式凭着诱人承诺吸引了大批投资者,但谁能想到,这看似让投资者与开发商“双赢”的模式,背后却暗藏风险。
 
  近日,三都县某小区业主刘某某、蒙某某,因当初购买了“售后返租”商铺与置业公司闹起了纠纷,好在承办法官的悉心调解,不仅成功化解矛盾,还守住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2021年,刘某某、蒙某某怀揣着“一铺养三代”的投资梦,和置业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购买了一处商铺。取得产权后,双方又签署了一份《租赁合同》,约定将商铺返租给置业公司统一经营,租期12年,租金直接用于折抵部分购房款。
 
  原以为是笔“省心省力”的投资,可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合同签了,商铺却一直闲置,根本没投入使用。更糟糕的是,受大环境影响,置业公司经营出现了问题,承诺的租金开始断流。
 
  让两人又气又懵的是,自己没收到租金,反而被置业公司先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合同。
 
  “合同是签了,铺子一天没管过,他们拖欠租金不给,怎么成了我们的错,还先告了我们?”刘某某情绪激动地说道。
 
  面对这起纠纷,承办法官没有局限于“合同纠纷”的标签,而是意识到,这类“售后返租”引发的矛盾,往往涉及业主众多、利益交织,一旦处理不当,不仅难以根治问题,甚至引发群体性纠纷。
 
  经实地走访查明,小区共有20处门面都采用了类似“售后返租”模式销售,背后暗藏着大量潜在纠纷。
 
  摸清整体情况后,法官多次主动与置业公司沟通,逐一释明法律关系和违约责任,还帮公司分析了继续违约的法律后果,以及对企业信誉的负面影响。
 
  经过反复耐心劝说,置业公司的态度松动,认识到了企业该承担的责任。
 
  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置业公司一次性支付拖欠刘某某、蒙某某的全部租金及违约金,双方自愿解除《租赁合同》。
 
  这起困扰业主的烦心事,得到圆满解决。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