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罗甸 > 正文

【寻找最美基层民警】杨飞鹏:基层社区的守望者

作者:何知才 编辑:周子霞 来源:平安罗甸 发布时间:2021-11-30 10:11:20

字体:T大 T小


       人物名片:杨飞鹏,男,汉族,1991年出生,本科文化,中共党员,2015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罗甸县公安局云干派出所副所长,四级警长。
  
  “当警察,就是要为群众服务,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有强大的后盾。”从警以来,杨飞鹏处理的大多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琐事杂事,而群众的感谢和赞誉,是杨飞鹏坚守社区民警岗位的力量源泉。
  
  爱民亲民从警为民 让群众更有“亲切感”
  
  杨飞鹏全身心投入到社区警务工作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始终把服务基层,服务社区民众当成工作中的乐趣,任劳任怨,默默地坚守在平凡的片区民警工作岗位上。大走访前期杨飞鹏偶尔会遇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吃“闭门羹”等情况。造成类似情况的原因大多在于公安机关或民警与群众没有及时沟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工作不细致,执法为民的思想没有牢固树立所致。而通过工作的持续开展,杨飞鹏明白做好群众工作的唯一法宝就是“真情实意”,要让群众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说真心话,首先就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为他们着想,要让群众相信我们,必须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心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方能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感和认可度。杨飞鹏从警以来共调节矛盾纠纷400余起。有一次莲花村发生“广场舞”噪音扰民事件,周边居民反响强烈,随时可能引发居民与跳舞群众的直接冲突。在了解情况后,杨飞鹏主动深入摸排情况,靠前工作,三番五次与会堂、城管、环保有关部门、居民代表等沟通协调,组织他们召开多场座谈会,了解各方诉求,征集不同意见,达成了“分时段、分队伍、定点定时活动”的方案,取得了让各方都能接受的满意效果。
  
  不忘誓言不忘责任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杨飞鹏没有退缩,主动将疫情防控工作扛在肩上,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积极投身异地扶贫安置点疫情防控一线,坚持“走前列”、“打头阵”,做好宣传动员、逐户排查、检测隔离、联防联控等工作。
  
  2月4日,正在疫情卡点执勤的杨飞鹏,突然接到小区群众韦某的电话,在电话里,韦某心急地说道:“警察叔叔,我奶奶一个人生病在家,现在奶奶突然身体不适,请帮我去接一下奶奶可以吗?。”接到韦某电话之后,杨飞鹏立即赶到了韦某家,这时发现韦某的奶奶躺在沙发上,双手捂着肚子,杨飞鹏立即上前询问老人是否可以起身行走,在得知可以勉强行走的情况后,杨飞鹏将老人慢慢搀扶至警车内,并将其送住医院治疗。因为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县城区禁止车辆通行,杨飞鹏担心韦某与其奶奶看完病后,无车返回家中,便对韦某说:“治疗结束后,打电话给我,我接你们回家”。
  
  4月27日,杨飞鹏到小区魏某家开展入户走访,在和魏某交谈中得知魏某今年四十多岁,至今未婚,但与一个十多岁的残疾侄女一起生活,侄女的父母早已离开人世,现在因为经济问题无法抚养侄女,希望得到帮助,杨飞鹏得知这个情况后,就主动联系社区干部,在和社区干部沟通中得知,魏某的侄女系天生残疾人员,可以办理残疾补助,但需要提供身份证才能申请,了解到相关政策后,杨飞鹏立即将情况告知魏某,并带着魏某的侄女到附近相馆照相,且支付了费用,成功为魏某的侄女办理好身份证。
  
  通过为民办实事点点滴滴故事,杨飞鹏深刻体会到:一家一户的小问题,反映的是大民生,没有平时走街巷、串里弄的了解,就很难做到对社情民意心中有数。
  
  大事小事皆为要事 让群众更有“参与感”
  
  “群众生活无小事,把大事做好,把小事做实,把实事做精。”这是杨飞鹏从警6年来最常说的话。在易地扶贫搬迁小区进行大走访时,群众反映讨论最多的话题是治安和民生问题。一是搬迁群众大多是生活技能单一的贫困户,年轻劳动力为了生计往往选择外出务工,导致留守人员较多,留守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法律意识淡薄,易发生案、事件;二是搬迁群众在生活方式和思想上尚未转变,原先靠农作为生,搬迁后城区却无地可种,导致部分群众产生弃房返村的念头,不利于“搬得进、稳得住、能融入、能发展”工作目标的实现。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杨飞鹏将收集的情况向领导汇报,领导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研究部署相关措施。易地扶贫搬迁之前,群众往往要走几公里的山路才能见到警察,自学府家园、翠滩家园警务室建设运行以来,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见到警察,小区内的各类案、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群众工作更加贴近民生,各项惠民措施更加具体,社会治安形势有所好转。
  
  平凡的事迹也可以组成伟大的人生,平凡的付出也可以汇聚感动人心的正能量。正是有无数个杨飞鹏这样平凡基层的守望者,不断书写担当,不断诠释责任,不断贴心为民,山水湖城玉都罗甸社会才能更加安宁,百姓才能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