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罗甸 > 正文

党建引领“院+品牌+特色”创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 编辑:金莎 来源:罗甸检察 发布时间:2023-09-27 15:50:03

字体:T大 T小


  2022年以来,罗甸县人民检察院牢固树立“检察工作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理念,按照“抓党建、强队建、促业务”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和检察业务同步加强、共同提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院+品牌+特色”专项工作为抓手,立足罗甸全新城市品牌定位——“阳光罗甸康养湖城”和检察工作实际,努力打造“湖城立检韵·忠诚铸检魂”检察品牌,以党建引领品牌创建,实现“党建+检察工作”深度融合,推动罗甸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突出政治建检,夯实思想根基。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依托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学习方式,聚焦“第一议题”抓学习50余次,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主动、严肃认真地参加党支部集体学习及相关活动。党支部积极探索“主题党日+”模式,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量体裁衣“个性化学习菜单”,适时开展“政治生日”、观看主旋律影片、参观大关精神麻怀干劲陈列馆等活动,增强主题党日吸引力。
 
  突出素质强检,锻造过硬队伍。一是深化学习型队伍建设。着眼履职短板,搭建学习平台,以“主题党日”为契机,结合“素能提升年”“弘扬劳模精神·建功新时代”“透过业务看政治讲忠诚”活动,开展“我学•我讲”学习大讲堂39期。依托中检网、贵州网院、现场培训等方式,线上+线下组织党员干警参加各类教育培训90余场次,不断提高党员干警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适时加强岗位练兵、业务实训力度,开展主题演讲比赛、“月见庭审”、知识竞赛、应知应会测试,以赛促学、以考练兵,不断促进干警综合素能提升。二是注重业务骨干培养。以优化人才结构为重点,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方式建立党员先锋“师带徒”培养模式,将政治培养锻炼与业务素能提升相结合,加大日常培养使用力度,多给“好苗子”搭台子、架梯子、压担子,逐步形成了业务骨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员争做业务骨干的良好氛围,17名党员干警先后荣获省、州、县荣誉表彰。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用好“四种形态”,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开展党规党纪、廉政教育、警示教育30余次,进一步引导党员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采取不定期抽查和定期通报方式,严格落实考勤管理制度,着力从细微处破解“慵懒散慢拖”问题。做好业绩考评与检察人员考核的衔接,通过全员、全面考核,做实奖优罚劣,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推动重实绩、重实干的鲜明导向。
 
  打造特色产品,突出业务兴检。紧紧围绕业务部门职能职责,发动党建“引擎”,深挖特色,打造优势。一是党建引航呵护青少年,打造“阳光未检·护蕾绽放”特色产品。依托未检“护蕾”工作室,党员干警组成工作室成员,以“送法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寨”为载体,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围绕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30余场次,覆盖3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册。认真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强制报告制度”,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围绕大众所关心的校园安全问题开展检察监督工作6次。积极探索链接社会资源,联合县中等职业学校、县育新学校、县爱心企业越秀山庄合作共建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最大限度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二是党建助力公益诉讼检察,打造“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湖城生态”特色产品。以助力湖城生态为切入点,公益诉讼条线党员干警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党旗红+检察蓝+生态绿”新模式,与望谟检察、广西天峨检察联合出台《关于红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协作实施意见(试行)》,联合县级相关部门建立《罗甸县“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跨区域跨部门,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强化生态资源保护。组成“公益诉讼”党员干警宣讲团,到案发地进行现场普法,联合县级相关部门党支部一同见证案件当事人开展“补植复绿、增殖放流”活动,增殖放流鱼苗5.5万余尾,建立增殖放流基地1个。探索拓宽公益观察视野,聘请在基层一线的27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公益诉讼观察员”,组建“益心为公”志愿者,汇聚公众力量,拓展公益诉讼线索来源渠道。三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司法救助,打造“温暖控申·阳光救助”特色产品。始终注重发挥党建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依托院党支部组织优势,党员干警结合乡村振兴帮扶走访工作、政法大走访活动,扎实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深入社区、村寨、群众中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宣传宣讲,主动调查核实,建立救助清单,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8件29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2.5万余元。坚持做好“司法救助”后半篇文章,将特别困难对象作为党支部重点联系人员进行跟踪回访,开展党建帮扶慰问活动8次,深化巩固司法救助效果。
 
  突出司法为民,提高服务能力。一是创建“党员先锋岗”,提升司法为民服务。将完善司法便民服务融入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律师接待室、案件管理大厅设立党员先锋岗,进一步细化信访接待、案件受理、案件信息查询、法律文书公开、律师接待等便民服务工作措施,通过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强化党员意识,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以政法队伍大走访为契机,党员干警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意、关注民生,解决人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20余件。10名检察干警被边阳镇人民政府聘为村居(社区)“法治副主任”,助推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四区一高地”建设“百千万”行动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开展“检察+网格”,助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以城乡支部结对活动为载体,党员干警充分发挥检察工作职能优势,与联户长、网格员在网格内积极开展公益诉讼、法律宣传咨询、未成年人保护、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当好法律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以检察之治助力社会之治,打通检察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党建领方向、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格局。三是开展“四区一高地”专项工作,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瞄准“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抓好“八号检察建议”贯彻落实,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检企共建。在挂点企业设置党员联络点,3名班子成员被聘为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法治副园长”,主动联系走访涉工业产业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18次,举办“两长”座谈会2次,提供法律咨询10余次,助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更高质量的检察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