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罗甸 > 正文

罗甸:“普法+”全方位提质增效

作者: 编辑:金莎 来源:罗甸县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2-18 10:14:06

字体:T大 T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浓厚法治氛围,近年来,罗甸县积极创新普法方式,采取“普法+X”模式,不断全面增强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在学校开展普法宣传

  2024年,罗甸县司法局通过普法+重点群体,精准普法,抓住重点群体精准普法。紧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学法用法率先垂范,制发落实《罗甸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党委(党组)形成学法新常态,理论学习中心组落实年度学法计划,通过专题会、法治专题讲座开展决策辅助学法。组织干部职工会上集中学习、在线深入学习、旁听庭审学习,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取得较好成效。聚焦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围绕“防校园欺凌、防性侵、防溺水、防非正常死亡、防自杀、防电信网络诈骗”等重点,精心制作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教育课件,纳入课程管理,由兼职法治副校长完成警示教育、专题讲座,推进未成年法治工作。抓实部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推动落实事前普法,寓普法于执法要求,通过部门“普法+行政复议”“普法+人民调解”“普法+行政调解”“普法+法律援助”“普法+现场教育”等方式,提升管理、服务等重点群体普法针对性,全面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2024年以来,罗甸县一审行政诉讼败诉率为0,是全州唯一没有败诉的县。组织领导干部参加旁听庭审活动6次,参加人数近1000人;组织200余名学生旁听刑事审判,接受法治教育;抓好重要时点专题学习。在“3·15”“4·15”“4·26”“6·26”“12·4”等重要时点,分别面向重点群体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安全、知识产权、民法典、禁毒、宪法等主题宣传。

在新农贸市场开展普法宣传

  针对群众关切的时事热点,罗甸县司法局利用网络媒体,助推普法扩面提质。用好用活罗甸融媒APP、“阳光罗甸 康养湖城”“罗甸政法工作”“罗甸宣传”“平安罗甸”等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积极报道、推送、转载普法信息、短视频,“指尖普法”实现零距离。2024年以来,在媒体平台上发布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党内法规、国家安全法、禁赌、反邪、防范非法集资、防诈骗等法律知识内容共100余条。制作普法短视频《反家庭暴力法宣传》《如何识别“非法行医”行为》《情网Ⅰ》《情网Ⅱ》《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技巧》等30余部在“黔南普法”“平安罗甸”等微信视频号、抖音号推送播放,浏览量达50余万次。

  与此同时,采取普法+文艺,唱响法治好声音。将法治宣传与文艺演出相结合,创作汉语山歌、布依语山歌唱响国家安全教育,编写民法典三句半融入演出中,将防范电信诈骗、“两卡”犯罪、网络赌博、校园欺凌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治时事热点融入小品节目,搬上文艺大舞台,普法宣传化被动为主动,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法律知识,扫清法律盲区。2024年以来,到村(社区)开展各类文艺演出100余场次,其中景区演出30余场次。


普法志愿者进村宣传

  此外,罗甸县司法局还通过普法+互动,传递法治润民心。整合“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普法志愿者进村(社)、学校、企业、景区宣讲法治。2024年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24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7.5万余份,解答咨询300余人次;组织律师、兼职法治副校长到中小学校(幼儿园)上法治课17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6万余人。通过“知识竞答”“你问我答”,现场与群众、学生、企业管理人员互动,学法宣传收效较好;在黔南“法治微课堂直播”互动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知识,效果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