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南州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建引领、文化育检,积极培树具有鲜明检察特色的党建业务融合品牌,充分发挥典型事例评选的激励、示范、引领作用,以更高质量党建工作助力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荔波县地处贵州省最南端,拥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被誉为“地球绿宝石”。荔波县检察院积极贯彻落实贵州省委将荔波打造为“世界级旅游景区”的重大决策,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探索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举措,打造“世遗山水·检心守护”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高效联动,以法治之力守护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2023年5月,该院发挥检察职能守护“地球绿宝石”做法得到最高检微直播报道,3天内阅读量达3000多万。2023年10月、12月,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省州县三级人大代表视察荔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时,均给予高度肯定。
聚焦政治建设,强队建提素能
一是拧紧思想教育“总开关”。建立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全院干警“双带”模式,抓实党员队伍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用好用活“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微党课”、辅导报告、专题宣讲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党员学习培训。建立党建联络员制度,确保支部党务与业务紧密联系、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先后获评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先进集体”,11人次获省、州、县三级表彰,选树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检察人员”“表现突出县处级干部”“个人三等功”等先进典型。二是创新支部学习“新模式”。持续开展每周“互学·互进”学习讲堂,每月“透过业务看政治讲忠诚”案例讲评活动,推选1至2名党员干警讲述办案故事中在作决定、作抉择时的政治考量,树立案件办理党员“打头阵”“向我看齐”旗帜,激励全体党员干警发挥先锋作用,切实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检察办案各环节全过程。1名干警办理并撰写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护路”“救企”》入选全省检察机关“透过业务看政治讲忠诚”案例集中讲评活动典型案例。三是抓实党员培养“全链条”。党支部以优化检察人员考核为抓手,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贡献度、案件质量评价等,使党员评价由“虚”变“实”,结合不同类别检察人员工作实际,调整考核标准,激发干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增强检察队伍提升素质能力的紧迫感和自觉性。2021年以来,办理的督促追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国土国财”专刊典型案例、“荔波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荔波水庆小学旧址革命文物行政公益诉讼案”及“荔波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改移民搬迁工程建筑质量问题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公益诉讼“千案展示”。
聚焦品牌建设,创融合强履职
一是画好党建与生态检察“同心圆”。打造从“检徽护绿·擦亮地球绿宝石”到“世遗山水·检心守护”检察特色品牌的迭代升级,保障党建引领生态检察有抓手、效果可评价、责任不落空。融合发展“四大检察”职能,着眼于公益诉讼、刑事执行等领域,不断延伸检察监督触角,在更新理念、创新载体、优化部署上持续发力。如,针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实行专业化办案模式,明确由办案经验丰富的检察官、党员组成办案团队集中办理,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坚持快速办理、从严办理。同时,注重行刑衔接,在办理环境资源案件中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规范取证。2023年以来,提前介入并办理涉生态案件30件,起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犯罪11人,作出相对不起诉2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撤案11件。二是当好党员示范带头“排头兵”。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抽调多名党员干部在重要节假日参与小七孔景区秩序维护,助力地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樟江景区治安派出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街道办事处等有关单位策划开展“益心为公·守护生态”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提升保护生态、积极参与世界级旅游景区打造的责任意识。党支部牵头组建“青年普法宣讲团”深入村寨,通过“生态普法小课堂”“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公益诉讼职能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知识。三是答好党建引领业务攻坚“最优解”。成立生态保护“品牌”特色检察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办案组,将“以检察品牌护航荔波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列为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梳理难点堵点,一体推进生态检察发展。如,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在办理五象实业公司(荔波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带动周边就业5000余人)非法占用农用地企业合规案中,督促涉案企业在合规整改期间积极开展补植复绿等工作恢复生态,建立完善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公司评先争优、员工晋升、奖金增扣等重要考量因素,有效激发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并推动企业规范经营发展。
聚焦机制建设,汇合力促业务
一是强化支部带动辐射作用。坚持“党支部+业务部门+办案团队”一体建设、“‘星级支部’达标工作与检察文化品牌创建”一体推进,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动员优势,通过品牌共建、组织共建、业务共建等方式,健全完善部门案件移送、案件研判会商、案件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把党建业务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的良好格局。二是强化支部统筹融合作用。紧盯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重点领域,依托支部统筹业务部门加大检察办案力度。探索建立“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刑事执行机制,联合县司法局打造“净心园”社区矫正城市园林(黔南州首家社区矫正城市园林)。将社区矫正人员花卉管护质量纳入考核,挂钩奖惩措施,推动100余名社区矫正人员在园区种植金丝楠木、榕树苗等2400余株。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法院等9家单位印发《关于建立涉旅游纠纷民事支持起诉工作联合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构建以检察支持起诉为核心的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多边化新平台,进一步畅通到荔游客的维权渠道。同时在荔波县小七孔景区派出所、小七孔镇新街村村委会挂牌成立民事支持起诉小七孔联络点,将检察服务延伸至景区,为游客提供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强化支部联系纽带作用。与县公安局、法院、林业局等部门开展党建互学、业务互促,建立“补植复绿”工作机制,强化党支部之间的联系共建,在推进协同发展上与司法各单位及行政机关汇聚党建合力。与县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探索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深度合作,召开涉生态案件工作协调会议,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有关工作机制4个。主动会同县委依法治县办建立行政执法案件联合评查机制,实现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相衔接,根据案件评查发现涉生态案件线索6件,发出检察建议6份,该做法获最高检第七检察厅向全国检察机关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