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罗甸县公安局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通过科技赋能,加速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并在全国治安部门行业场所治安管控建模比赛和全国防范“民转刑”“刑转命”数据模型比武竞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两项荣誉的获得,不仅标志着罗甸县公安局在科技兴警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彰显了其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卓越贡献。
近日,罗甸县公安局的《未成年入住旅馆预警防控模型》在全国治安部门行业场所治安管控建模比赛中,从全国50支参赛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荣获总决赛三等奖。
该项目是罗甸县公安局与贵州飞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创新成果,旨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套高效、精准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该模型能够实时监测与分析未成年人入住旅馆的信息,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有效预防和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2024年5月15日02时15分许,有一未成年女性刘某趁前台服务员、保安凌晨已休息,旅店前台大厅没人之际,进入罗甸县边阳镇某酒店四楼房间,在酒店大厅、电梯口均触发未成年人像预警。预警电脑端警报声响起后,边阳派出所值班民警立即指派巡防警力赶赴现场干预,经民警核实刘某与酒店房间一男性杨某系在网上认识,当天刚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后两人被教育后带离。
从2024年4月至今,模块有效产生未成年人预警584人次,通过民警及时上门核实,提前干预未成年人入住15次预警,截止目前全县未发生未成年人在旅店业内被侵害案事件,预防成效逐步体现。
与此同时,在另一项全国性的竞赛中,罗甸县公安局的《矛盾纠纷线索智能分析》数据模型从全国87个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这一数据模型同样凝聚了罗甸县公安局与贵州飞渲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与努力,它依托公安内网和移动警务终端,整合了110接处警平台、12345热线、民政、法院、司法、自然资源、住建等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形成了全县各类信息的“数据池”,实现了数据的精准汇聚与共享。这不仅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信息分散、孤立的问题,还确保了数据的鲜活性和有效性,为矛盾纠纷的精准排查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智能分析管理系统的AI比对功能,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矛盾纠纷线索的精准排查和高效化解,显著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
自矛盾纠纷线索智能分析管理系统搭建以来,破除了传统人力耗时费力以及误判漏判等风险问题,有效预防“民转刑”“刑转命”风险隐患,通过系统分析,将纠纷快速自动分类分级、逐项进行对比、及时进行预警。运用至今,共录入各类有效纠纷线索19000余条,录入涉事重点人员11000余人,通过有效预警,联动相关部门预防制止有可能发生“民转刑”“刑转命”隐患350余起。通过数据赋能和科技支撑,罗甸公安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效,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科技赋能的过程中,罗甸县公安局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公安改革,强化科技应用。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优化智能分析系统功能、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等措施,罗甸公安正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罗甸、法治罗甸和幸福罗甸。
罗甸县公安局的这两项荣誉,不仅是对其在新时代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取得的重要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其长期以来致力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建设、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充分认可。未来,罗甸公安将继续秉承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在科技兴警的道路上,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