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排名 > 都匀 > 正文

都匀市人民法院:摁下一站式多元解纷“快捷键” 厚植为民情怀

作者:向冬雪 编辑:王倩 来源:都匀市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23-03-21 14:53:12

字体:T大 T小


    2020年1月6日,都匀市人民法院启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推动、法治保障原则,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积极构建在线联动、分层递进的多元解纷机制,探索形成一站式多元解纷的“都匀模式”。2022年,都匀市新收民事一审案件9934件,同比下降24.98%,降幅位居全省前列,扭转了十多年来民事一审案件只升不降的势头。
  
    探索诉源执源治理,源头化解纠纷
  
  端口前置,整合资源,与职能部门共同搭建多元调解、信访化解、公共法律服务的综治工作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在前端化解,减少纠纷进入诉讼,从源头减少案件增量。
  
  一是主动融入市域治理。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建成集多元调解、信访化解和公共法律服务于一体的综治中心,依托都匀市分领域建立的医疗损害、交通事故、物业服务等多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以及调解专家库和388名专职调解员,开展诉前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为群众提供“访-调-诉”无缝衔接的“一条龙”服务。同时,主动向基层延伸,以人民法庭为枢纽,与全市10个乡镇、办事处综治中心形成诉调联动,借助“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在线推送和化解。2022年,市法院综治中心速裁组委派调解平均期限12.89天,速裁案件平均办理期限未超30天。
  
  二是推动行业共享共治。积极探索“社会矛盾社会化解,行业纠纷行业调解”的新型调解格局和模式,对金融类纠纷、物业纠纷等案件进行研判,通过发司法建议函给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推动设立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实质化运行物业调解委员会,引入行业协会、商会等第三方参与调解纠纷,推动建立共享共治多元化解大格局。同时,通过媒体加强法治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理解多元解纷的优势和意义,主动选择更经济、便捷的诉外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成为多元解纷的实践参与者、直接受益者和成效评判者。
  
  三是探索开展执源治理。将执源治理理念贯穿于立审执每个环节,将督促履行服务延展至送达、调解、回访、保全等案件办理全过程,通过教育引导、履行告知、强制威慑等方式,向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释明不履行的风险和后果,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从源头上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2022年,新收执行案件5658件,同比下降30.71%,具有执行内容的生效裁判自动履行5738件。
  
  用好“立体”诉讼服务,一次全部通办
  
  多方征求意见建议,不断升级诉讼服务,织密诉讼服务网,让群众只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一是智慧诉讼“全天候”在线。依托“智慧法院”建设,不断优化立案流程,健全线上“一网通办”集约化诉讼服务机制,实现当场缴纳诉讼费、网上申请立案、网上退费、电子送达等诉讼服务,群众动动手指即可立案。2022年共收到网上立案申请6144人次,电子送达47971人次。
  
  二是分流化解缩短办案时长。经大数据分析,将城区、经开区和沙包堡法庭辖区七大类适宜调解的案件调整到驻综治中心速裁组办理,最大程度上“分流”化解,有效减少群众诉讼时间成本。同时坚决执行立案登记制,全面启用诉前调案件字号,强化诉前调解与登记立案相衔接,杜绝出现有案不立问题。
  
  三是“八小时外”司法服务不打烊。针对无法在工作时间到法院立案且不会使用网上立案小程序的群众,提供自助立案、预约立案、节假日立案等“八小时外”立案服务。实质化运行法官工作站(点),定时到法官工作站(点)巡回审理案件、办理立案手续、接受法律咨询等,为群众提供“家门口”诉讼服务。
  
  优化速裁快审快执,解纷提速提质
  
  “刚在综治中心调解好了,调解员建议我申请司法确认,一旦对方不还钱,直接申请执行就行了。”当事人陈某拿到了案号为“诉前调确”的民事裁定书。
  
  一是初筛“简案”快速办。依托综治中心建设成果,印发《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和诉调对接工作流程管理规定(试行)》,细化诉调对接工作流程,在综治中心速裁组建设2个智慧法庭,畅通民商事案件“诉转调”“调转诉”双向通道,启用新案号“诉前调确”,在立案前对纠纷进行甄别、繁简分流,同意调解的立即组织调解,调解成功的引导办理司法确认。2022年,共办理司法确认案件达1041件。调解不成功的,立即立案转诉讼处理。
  
  二是甄选“繁案”精细审。科学建立“分、调、裁、审”机制,将综治中心速裁组受理的疑难案件送达、鉴定等事务性工作剥离至诉讼服务中心,确保速裁组专职快速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发挥诉调对接优势。同时,实行“无限制”案件退出机制,针对综治中心久调无果、复杂疑难的案件,及时流转到法院相关业务庭进行精细化审理。
  
  三是智慧执行提速度。依托大数据,积极推动建立覆盖全国法院及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查控系统,与多家银行、公安局、住建等部门联网查询被执行人的多形式财产信息。加强与社会征信体系对接,与相关单位联合对失信被执行人开展信用惩戒,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通过淘宝、京东等司法拍卖平台拍卖标的物,着力解决财产变现难题,提高执行效率。2022年以来,市法院网络拍卖成交额超过1600万元。
  
  打造示范诉讼样本,批量化解纠纷
  
  充分发挥示范性诉讼在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审判质效、减少当事人讼累、化解群体性案件风险等方面的优势,巧用个案拨动量案,使更多纠纷在诉讼前端得以化解,实现“审理一件、影响一片”。
  
  一是“示范诉讼”带动纠纷高效化解。对涉及群体性纠纷的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物业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等类型案件,经征求当事人同意,先期选取典型案例确定为示范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归纳类案共通的事实争点和法律争点,既极大地节约司法资源,提升审判效率,又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
  
  二是“示范诉讼+X”模式多元解纷。以示范性诉讼案件的处理结果为参照,依托市综治中心建设成果,引入问题房开专班、人民调解组织以及各职能部门参与释法说理,引导类案当事人权衡利弊,选择更加经济便捷的“示范诉讼+撤诉”“示范诉讼+调解”“示范诉讼+速裁”“示范诉讼+司法确认”“示范诉讼+支付令”等模式解决矛盾纠纷,帮助当事人以最小的成本实现诉讼预期,最大程度减轻当事人的诉累,类案纠纷化解成功率有效提高,类案纠纷大幅下降。
  
  三是深化案件预警巧破“潜在之诉”。做好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当案件事实和诉求基本一致的“大类案”跟踪,一旦发现可能出现集团性诉讼的苗头性案件,立即向地方党委报告,转由问题房开专班、业务管理协会等专职队伍介入,实现多元解纷方式的无缝对接,努力控制衍生案件爆增。2022年,受理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同比下降76.16%。